陶冬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利率走向上,联储给出了一个不太令人舒服的方向。FOMC五月初会议记录显示,决策者表示如果通胀高烧不止,不排除加息的可能。美债应声全面下跌,美股则先跌后升,最后几乎收复了全部失地。美元走强,石油疲弱。流动性主导下,资金炒完大宗商品后炒农产品,小麦、棉花和咖啡大涨。上周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了1%,走出了安倍“三支箭”以来的最高位。尽管日本央行没有进一步加息,市场利率已经一路向上了。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消化房地产库存的政策。

美国经济在放缓。后疫情时代“报复性旅行”曾经是经济过热的一个现象级事件,特别在去年,不过最近酒店减价、机票减价已经随处可见了。三月份每间酒店空房的销售额环比下降2.2%,这是社交限制开放以来首次下跌;至于酒店空置率则已经连续十二个月下行了。究其原因,三个字,“太贵了”。动辄五百美金一晚的酒店房,令游客打退堂鼓了。不过,美国人去亚洲、欧洲旅游就大增,看来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性价比的问题。

密执根大学消费调查,反映着类似的消费者认知。就业市场放慢步伐,一方面影响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消费狂潮是美国增长挑战地心引力的主要原因,也是美国通胀压力挥之不去的主要原因,如今消费预期出现改变可能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消费预期放缓,会不会导致联储较快降息?笔者认为不会。美国经济目前的增长态势,是从过热滑落回正常,并不支持联储将利率政策转向宽松,充其量减少了加息的风险。内需看来对抑制性货币政策还是有反应的,只是反应速度较慢。这反过来证明鲍威尔所说的“给政策一点时间产生效果”是正确的。

事态发展也不改变笔者对利率走势的预期。联储何时减息,可能不是衰退触发的,而是事件触发的。以写字楼、商场为首的商业物业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承接他们债务的中小银行也面临生存空间危机,拥有这些物业的机构投资者中不少出现了现金流错配。对此联储心知肚明,只是情况未爆发之前,不便轻易表态。

今年年初,华尔街几乎一边倒地预测美国经济“硬着陆”,此刻多数经济学家预测“软着陆”。有没有一种可能叫做“不着陆”?也许,美国经济既不需要加息,也不需要减息,随着消费回归正常水平,经济增长回落到1-2%的水平,通货膨胀缓慢地移向2%的政策目标,新增就业趋向每月100K-150K,新的上行周期由此孕育出来。此言尚非笔者结论,但值得观察追踪。

德国20-65岁的工作人口在过去15年,下降了两百万人;在未来的十年预计再下降五百万,而这个国家的工作年龄人口总共才有五千万左右。尽管经济和本土投资并不景气,工人短缺正在成为企业头疼的问题,纳税人口萎缩正在成为政府头疼的问题。人口老化不仅在德国,在欧元区多数国家均可以见到。各国和欧盟为扭转人口结构变化推出了各项鼓励政策,但是效果看来并不理想。

传统的工作人口下降,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了,只是女性参与率的增加部分掩盖了问题,但是女性加入劳动大军的趋势也进入了尾声。同时,欧洲人的每周工作时间仍在下降,不仅越来越多的四天工作制,甚至出现了三天半的呼声。去年乌克兰难民的涌入,令欧元区人口有所增加。欧洲统计局预测2026年欧元区出现人口负增长,扣除乌克兰难民,人口萎缩最快今年就出现。

人口老化令就业人口下降,技术工人短缺愈发严重。为此各级政府提供了税务优惠和各类培训,但是在解决技术工人数量和技能错配上,差距仍然巨大。尽管经济不好,但是服务员短缺却是普遍性现象。欧洲国家在过去接受了大量的移民、难民,部分舒缓了低端劳力不足的压力,但是也产生出种种社会矛盾,甚至导致欧洲政坛以反移民为轴心右翼化、极端化。

剩下的解决方案,就是提高生产力,但是欧洲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明显落后于美中两大经济体,多数企业在信息化、自动化上扩展不够快,经济的数据化联网也有欠缺。更大的问题是,机器人、AI可以替代工人工作,但却不是纳税者,未来如何平衡公共财政,确是一大挑战。

人口老化,势必提高社会运营成本,纳税者少了(未来纳税者更少),需要的社会支出却多了。到2030年,欧盟区80岁以上的“超高龄人口”人数比2000年时候多出四倍,他们所需要的医疗费用比全年龄段的费用多十倍。

经济学有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之分,人口要素是长周期发展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二战后的婴儿潮,带来了欧洲的复兴和经济繁荣,但是今年或明年,欧洲人口预计进入萎缩状态,这可能是一个历史性分水岭。人口结构性老化,不仅发生在欧洲,也发生在东亚地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和消费版图,正在出现肉眼可见的、难以阻止的大变化。

本周聚焦于美国的四月核心PCE,预计同比2.6%,vs上期2.8%。联储对此数字的关注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本月数字受到机票价格暴跌的影响。预计家庭收入增长环比0.2%,较上期的0.5%大幅放缓。欧元区和东京CPI值得关注,中国的制造业PMI和联储褐皮书也值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