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人物形形色色,有正派人物,也有反派人物,其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反派人物,他们是“采花贼”,又被称之为“采花大盗”。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轻功很好,来无影去无踪,但又好色成性,他们凭借高超的轻功专门凌辱落单的女性。这些人的人品大多都很差,如云中鹤、鹿杖客、血刀老祖、欧阳克等。

然而却有一个另类的采花贼,他虽然喜爱“采花”,却非常痴情,一生痴情于恒山派小尼姑,而且信用极好,后出家为僧,堪称人品最好的“采花贼”,此人是谁呢?此人是《笑傲江湖》中的一个配角,名叫田伯光,外号“万里独行”,出家为僧得了一个新的绰号“不可不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伯光一生虽然采花无数,但那是他之前没碰到“心仪”之人,这个“心仪”之人便是恒山派小尼姑仪琳。熟悉《笑傲江湖》的朋友都知道,仪琳是恒山派定逸师太的弟子,她从小便是一个孤儿(父亲是不戒和尚,母亲是哑婆婆),在恒山派长大成人。

与金庸另一部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肩负发扬光大峨眉派重任的周芷若不同,仪琳远离尔虞我诈的江湖,在师傅和师伯的庇护下,无忧无虑地长大。她天真无邪,心地纯洁、可爱怜人,丝毫不懂得掩饰,善恶分明。

正是仪琳的这些好的地方“征服”了采花大盗田伯光,田伯光生擒仪琳小尼姑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采花,而是将其挟持到一个酒店,叫了整整一桌子酒肉强逼着要她吃,否则便撕破她的衣裳。仪琳虽然年纪不大,但她是一个出家人,无论田伯光如何威逼利诱,她都守住底线,坚决不破荤戒,即使田伯光威胁要撕破她的衣裳,也无济于事。由此可知,仪琳虽然是女儿之身,却比《天龙八部》中破戒的虚竹强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伯光之所以没有强行采了仪琳这朵花,他已经被仪琳所“迷住”了,痴情于仪琳,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田伯光为了仪琳,多次击败令狐冲,却没有要了令狐冲的小命。

令狐冲是笑傲江湖中的主角,是华山派掌门岳不群的大弟子,武功高强,他虽然不是田伯光的对手,但自认为能够接住田伯光的三十招,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令狐冲和田伯光的武功差太远了,连六刀都接不住。田伯光击败令狐冲后,并没有下死手杀死令狐冲,他之所以这么做,忌惮华山派岳不群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为了避免激怒仪琳,想要真正降服仪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方面,田伯光认仪琳为师。

令狐冲不是田伯光的对手,他不得不另辟蹊径,和田伯光打赌,坐着板凳比武,谁的屁股先离开板凳,便是谁输,输了的那个人需要认仪琳为师傅。

最后,令狐冲被田伯光砍得遍体鳞伤,但他依旧没有主动认输。田伯光上了令狐冲的当,打赌输了,虽然恼怒,却没有食言,将令狐冲和仪琳两人杀了,而是施展轻功离开。从此以后,虽然田伯光嘴上没说认仪琳为师,但是从实际行动上却认了仪琳这个小师傅。后来令狐冲成为恒山派掌门后,田伯光正式向仪琳行了拜师礼,成为其正式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方面,田伯光认不戒和尚为太师父。

仪琳的父亲不戒和尚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得知田伯光欺负他的女儿后,于是跑去制服了田伯光,后来更是一刀给田伯光净了身,令其失去了采花的能力。从此,田伯光出家为僧,法号“不可不戒”。但是田伯光并没有抵死反抗,而是顺从了这一切,并认不戒和尚为“太师父”。如果田伯光不是爱屋及乌,他肯定不可能心甘情愿认不戒和尚为太师父。

结语

田伯光是金庸笔下的一个采花大盗,但他却是一个不一样的采花贼,他是最可爱的采花贼,第一眼见到恒山派小尼姑仪琳后,便痴情于她,尤其是和令狐冲打赌失败后,认仪琳为师父,后成为一个和尚,认不戒和尚为太师公。

(本文主要参考《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