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我党早期的领导者之一,为我党早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但瞿秋白因为身体原因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游击战争的过程中,瞿秋白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1935年年初,他准备前往上海治病,却不幸被捕。被捕后,瞿秋白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年仅36岁。值得一提的是,瞿秋白一生只有一个女儿,名叫瞿独伊。那么,瞿独伊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她后来又过得如何呢?

瞿独伊出生于1921年,浙江萧山人。瞿独伊原名叫沈晓光,生父是沈剑龙,母亲名叫杨之华。1923年,杨之华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读书,当时瞿秋白正在这所学校任教,并担任了社会系主任。也是在这所学校期间,杨之华认识了瞿秋白,两人逐渐走到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4年,杨之华与丈夫沈剑龙登报解除了婚姻关系,11月,杨之华与瞿秋白正式结婚。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结婚当天,沈剑龙还专门到婚礼现场祝贺,非常大度。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之后,沈晓光也跟随母亲与瞿秋白生活,1925年,沈晓光改名为瞿独伊,同时,瞿独伊也是瞿秋白唯一的女儿。

此后瞿独伊跟随父母在上海生活了一段时间,1928年,瞿秋白与妻子前往苏联莫斯科,瞿独伊也跟随父母到苏联。当时瞿独伊的父母在苏联工作,她本人则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生活与学习。1930年,瞿秋白夫妇回国,瞿独伊继续留在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瞿秋白英勇就义,在这之后,组织安排杨之华前往苏联,瞿独伊也与母亲在苏联团聚。1941年,瞿独伊跟随母亲返回国内,到达新疆时,被军阀盛世才关押起来。在狱中,瞿独伊等人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直到1946年,在组织的营救下,瞿独伊走出监狱,恢复了自由。

恢复自由后,瞿独伊前往延安,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也是1946年,瞿独伊加入了我党。在这之后的解放战争中,瞿独伊长期从事宣传工作,并广泛宣传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瞿独伊俄语很好,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28岁的瞿独伊还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当时瞿独伊接到任务,到广播电台用俄语广播毛主席的宣言。第一遍录音时,瞿独伊并不满意,又录了第二遍,并用第二遍录音向世界广播了毛主席的宣言,同时,瞿独伊也成为第一个向世界播报新中国成立喜讯的记者。

1950年,瞿独伊再次被派到苏联,前往莫斯科筹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那段时期,瞿独伊还担任了周总理的翻译,主要为总理翻译俄语文件,担任总理出访的翻译,协助总理开展相关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瞿独伊回国,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78年,瞿独伊再次回到新华社,担任国际部俄文组翻译与编辑,继续投身新中国的宣传工作。1982年,瞿独伊离职休养,晚年她撰写了很多与父母有关的回忆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2021年,瞿独伊因病去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