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倡议书

2024年

5月25日

今天,来自全国9个省、32个城市的10所本科院校、30所职业院校、31家智能飞行器与上下游企业、5个行业协会,在深圳共同发起成立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此,我们向全体参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同行,发出倡议:

我们一致认为:低空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对推进低空经济加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主张:

一要高效协同。校企同心同德,面向产业发展,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

二要共建共享。校企同向同行,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构筑全国智能飞行器产业一流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创新转化基地。

三要深度融合。校企同力同为,聚焦产业链,赋能教育链,建强人才链,拓展创新链,实现“四链合一”完美闭环。

我们倡导:

一要高效对接。所有参与者,政府、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积极投身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的行动,形成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

二要形成标准。创建更多的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确保教育质量与行业需求同步,共同推进智能飞行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期盼:

通过合作与资源共享,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与产业生态系统。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辩证思维解忧难,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以用户思维塑体系,以底线思维定边界,以创新思维增活力,增强教育灵敏度、提升供需精准度,提高我国在全球智能飞行器领域的竞争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我们的先辈未能实现的愿望,在今天已成为现实。我们坚信,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使命激发新作为。让我们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实现智能飞行器行业的产教深度融合,助力智造强国建设,共同开创低空经济的星辰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重点建设项目

受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5家牵头发起单位的委托,我向大家汇报共同体重点建设项目。

按照双向赋能、共建共赢的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为目标,在今后5年内,重点完成四大工作任务、落实19项工作措施。

一是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的本质就是三句话: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对接生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产业学院建设的7项措施,实现低空经济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深度融合。

二是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按照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抓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教材建设。

三是形成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共同体将组织企业与院校,开发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团体标准;组织开展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四是搭建高水平就业服务平台。举办技术技能与创新大赛,组织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开展高水平就业辅导,组织校企合作供需活动。为智能飞行器专业群的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机会,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低空经济,未来已来。我们共同行动,开创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