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杨蓉】

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26日报道,多国驻华使节当天在北京表示,现有国际体系迫切需要改革,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大国,在塑造未来世界秩序方面肩负“重大责任”。

报道说,中国全球化智库(CCG)26日在北京举行年度论坛,多国驻华大使齐聚一堂,就多边主义问题进行圆桌讨论。德国驻华大使傅融(Patricia Flor)在论坛上表示,世界需要“更有效的多边体系”来应对面临的多重危机,包括气候变化、俄乌冲突以及人权和妇女权利的削弱。

傅融认为,应对上述挑战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与融合,以及对世界贸易组织(WHO)、联合国等全球机构进行“和平调整”。“我们应该着眼于改革,使我们的全球秩序能够适应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她称,各国有必要解决当前全球框架中的一些“低效问题”。她提到,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部分危机加剧,联合国安理会却“无法采取行动 ”,对此,中国身为世界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塑造未来的变化负有“真正重大的责任”。

“无论中国做什么,都关系到整个多边秩序,关系到我们引导多边体系改革的能力,因为我们与中国、以及我们之间的冲突越多,我们集体解决其中一些问题的能力就越弱。”傅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融(左四)在论坛上致辞。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南华早报》称,她的看法也得到了土耳其驻华大使伊斯梅尔·哈克·穆萨的赞同。

穆萨表示,中国在推动国际机构改革方面负有“巨大责任”。在他看来,尽管现有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可能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但它“未能为所有人提供可持续的和平与安全”,“目前的全球治理机制无法及时、公平和有效地应对全球挑战”。

穆萨说,国际体系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技术挑战都表明了转型的“迫切性和必然性”。“我认为,我们几乎都同意当前系统的一些低效之处。我们不要等到发生重大冲突后才对其进行改革。”

穆萨呼吁建立一个基于团结而非两极分化的、强有力的全球治理体系,并表示土耳其将继续呼吁对联合国和其他多边机构的改革,以建立“公正和公平的新秩序”。

据报道,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Jorge Toledo)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称世界正在“从全球化走向分裂”,这凸显了加强多极体系的重要性。

他表示,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强、协调和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在原则问题上妥协将导致分裂和冲突。“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特殊责任保护《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规则和基本原则。”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Siyabonga Cyprian Cwele)则在会议上指出,现有的世界秩序正面临单边主义日益加剧、地缘政治对抗等挑战,有些国家“有时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实施双重标准”,其结果是国与国之间的信任不断受到侵蚀,削弱了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能力。

谢胜文说,虽然联合国在贫困和人权等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亟需现代化,以提高效率和包容性。“我们认为,多边主义,即集体解决方案的概念,必须成为各成员国在《联合国宪章》的指导下接触的核心,而加强和转变多边关系需要新的动力和政治意愿。”

《南华早报》介绍,近年来,多国要求联合国改革,尤其是重组安理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安理会现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即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而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等国一直在推动加入安理会。

去年11月,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全会审议安理会改革问题时曾指出,中国同广大会员国一样,呼吁并支持对安理会进行全面、有意义、系统性改革,确保安理会有效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及时回应国际社会期待,有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张军表示,安理会成立78年来为消弭冲突、避免战争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同时,安理会的问题也必须得到正视,最根本问题就是组成不公、代表性不足、结构不合理,单一阵营长期主导安理会事务。只有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改革也才能有的放矢。

张军同时强调,安理会改革事关会员国根本利益和全球治理体系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兼顾各方关切,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改革必须真正体现国际公平正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