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以冲突持续升级,中东局势正在迎来新一轮风云变幻。

尤其是在伊朗总统莱希等人坠机身亡后,国际刑事法院又申请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多名以色列高官签发逮捕令,再度加剧了局势的复杂与紧张。

其中,作为以色列的主要支持者,美国不仅再次介入了“逮捕令”事件,就连特朗普也开始按耐不住出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对于国际刑事法院申请逮捕令一事,拜登发表声明力挺以色列,称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的指控是“不实且荒谬”的,并公开抨击国际刑事法院,同时发出警告称,如果国际刑事法院签发对内塔尼亚胡等人的逮捕令,那美国就可能对该组织实施制裁。

在这之中,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拜登这次力挺以色列,显得很突然。

眼下,虽然美国还在支持以色列,但对于内塔尼亚胡政府的不满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以色列不顾美国警告,执意要进攻拉法,以及以色列拒绝听从美国的建议,与哈马斯达成暂时停火协议、释放被扣人质等等。

由于对内塔尼亚胡政府不满,拜登甚至被曝出私下对身边人说,他与内塔尼亚胡已经来到了“摊牌时刻”。而目前,美国还是暂停了部分对以色列的军援。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拜登突然力挺以色列,并且不惜警告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确很让人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这次的“逮捕令”事件中,西方内部出现了明显分歧,但拜登政府却态度强硬。

在美国发声后,虽然英国也做出了与美国类似的表态,但法国却一反常态,表示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任何决定,德国与比利时等国则做出了一番耐人寻味的回应,即:在加沙犯下的任何罪行都将受到惩罚,不论肇事者是谁。

不难看出,美英法德等国对此事的态度是不同的,美英持反对意见,并抨击国际刑事法院,而法国则表示支持该组织,德国与比利时等国则相对保持中立。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再次加码发出“可能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表态,无疑是在进一步加剧西方内部的分歧,同时与法国之间的针锋相对意味也更加凸显了。而这,也愈发让人质疑,美国这次态度为何如此强硬,力挺以色列意味这么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对于美国的反常举动,俄罗斯也开始关注了。

21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国威胁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举动非常奇怪,俄方虽然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但并不支持美国这种做法,俄方将关注局势发展。

很显然,对于美国这次为以色列强出头的行为,俄罗斯也察觉到了情况不对劲。

简单分析来看,美国如今态度强硬背后,除了支持以色列之外,或许也在防止一个重要情况发生,即:如果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总理等人发出了逮捕令,那作为以色列支持者的美国,后续也可能随着巴以冲突升级而被波及,也就是美国政府官员也可能会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随着巴以冲突持续升级,以色列面临巨大舆论、国际压力的同时,美国也受到了不少抨击,尤其是美国境内一度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令拜登的支持率不断下降。

因此,在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到来之间,拜登不得不严防“美国可能被波及”的情况发生,如今虽说是在力挺以色列,但实际上也是在寻求自保。

此外,相比拜登力挺以色列的举动,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特朗普“亲信”悄悄访问以色列这一举动。

21日,美媒CNN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时期的3名美国外交政策官员悄悄访问了以色列,并与内塔尼亚胡等人进行了会谈,随后海域以色列反对派领导人拉皮德等政要进行了会面,而特朗普方面并没有公开整个行程,也不知道特朗普的3名“亲信”与以色列方面的会谈内容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22日,特朗普的一名高级外交政策顾问在结束了与内塔尼亚胡的会面后告诉媒体,美国政府应该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以阻止后者对以政府官员发布逮捕令。

也就是说,在“逮捕令”事件上,拜登与特朗普的态度可能是相同的。

要注意,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关系亲密,二者互为政治盟友,而特朗普“亲信”悄悄访美一事,拜登政府应该提前知晓,若基于这一角度来看,拜登力挺以色列的举动背后,很可能是在与特朗普争夺以色列的支持,同时防止内塔尼亚胡在美国2024年大选中帮助特朗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美国犹太裔选民这一群体在美国的影响力不小,若这一群体决定支持特朗普或拜登,对任何一方来说都将是一大助力。

如此一来,在以色列总理面临被捕危机的情况下,拜登与特朗普相继发声力挺以色列显然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至于特朗普和拜登,究竟谁能得到这个“香饽饽”,一切还是静观后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