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山:唐英捐建九峰寺与马尾水下的石拱桥(节选)

后山学派燕山小队(原燕山书屋)杨瑾、李闽山、李益君、杨鄱阳推荐——

“这个寺院是上一代僧人修建的?看起来不是非常古老啊。”多丽丝问。

李德立翻译给汇东法师听,汇东说:“是我的师父的师父,下山化缘,求得施舍的财物,省吃俭用修建的。有一些九江大户、富户,都施舍了钱财。”

“施舍?就是捐赠?他们是值得寺院记住的。”李德立说。

“是啊。”汇东和尚道,“寺院感谢他们的施舍。不过在历史上,这座寺院一直存在。我的师父的师父来的时候,破败了,他化缘,求施舍,就是为了复建寺院。”

李德立问: “很古老的时候,就有九峰寺了?”

汇东道:“这座山寺,最初建于唐代。唐代早期,尊扬道学,中后期,崇奉佛教。”

胡之祥道:“嗯。如果始建于唐代,应该是中唐吧?晚唐可能性不大,晚唐兵荒马乱,人心不安。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最早建于东晋,继慧永法师创建西林寺、慧远法师创建东林寺后,稍晚即与大林寺、云顶山寺同期建成。

“在宋代,这里的山寺,香火还是很盛的。”胡之祥接着说,“到了明朝,就渐渐衰落了。有清一代,又有修建,但是顺治年间,清军渡江杀戮,惨案迭出,扬州、嘉定,血流遍地。此地的山寺,也未能保全。

“后来,有一任‘九江钞关’监督,名字叫唐英,带头捐助资财,复建被毁的九峰寺。此人本系朝廷内务府员外郎,在乾隆四年‘移调九江钞关,兼领景德镇窑务’。唐英有两个儿子,长子唐文保,在造办处主管唐英所进瓷器事务,次子唐寅保,随唐英在九江钞关理事。

“唐英七十五岁之年,大暑天气导致咽喉病痛复发,两月不治,故于江西任所。

“由于唐英‘资性不敏’,没有考得功名,这是他在自述里边说的,所以特别重视子弟的学问。次子唐寅保乾隆十三年考中进士,喜为状元,唐英异常高兴,带头捐建寺院之后,又捐建了马尾水大涧的石拱桥

“状元桥,一会儿我们过去就会看到。马尾水小瀑布,从高处飘下来之后,在涧谷汇成泉流,好似仙女飞纱。石拱桥涵,承接两山,是一美景呢。”

仿佛为了让李德立他们看清九峰寺的全景,云雾都知趣地散开了。

罕见的古银杏树,似乎在微笑迎客。其中一棵,汇东说是植于唐代的,另外两棵,植于南宋末年。

寺院周围,山峦簇拥。翠竹绿树,清凉幽静。

难怪古往今来,道士僧家、文人墨客,来来往往,作诗咏物,此地确实甚好,甚好。李德立几年来,总觉得北山可用土地狭小,一次又一次奔波、考察南山。此番前来踏勘,方知此一九峰谷,尽管面积有限,却也是上好的避暑胜地啊。

李德立祈祷……察见人间需要,使饱受酷热煎熬、瘟疫威胁的人得到凉爽、舒适的居所。蒙受上主应允的例子太多了。……与我永在一起,多加感谢护佑。爱神的人,得到益处。

节选自《The deep feeling of Lushan Cooling》第一章---巴黎雷欧 任见著 后山译

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山学派杨瑾、李闽山、李益君、杨鄱阳等后援。

(节选)

巴黎雷欧:先贤、巨匠、众神联袂展演的古希腊文明奇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