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可能存在的“戴森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比星”的红外(左)和紫外(右)照片。Wikipedia

近日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刊登了一篇论文,一批科学家在文中宣称,他们在最近的天文学巡天数据中,找到了7个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巨型建筑,也就是所谓的“戴森球”。

研究人员旨在数据中寻找那些非常独特的恒星,这些恒星具有用一般推论难以解释的特征。7颗候选星距离地球全都在1000光年以内,且全都是M级红矮星。这类恒星的体积和亮度都要比太阳小。

所谓“戴森球”,是1960年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的一个假想。认为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可能会想方设法在它们主星周围的轨道上建造巨大的建筑,以获取恒星的能量。这种建筑中既有能量收集装置,也有工厂和居住区。这样的建筑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球体,将它们的主星整个包裹起来。这个球体就是所谓的“戴森球”。

假如戴森的这个假想能够实现,那么这样的巨型建筑一定会产生能够被我们观测到的特征,比如它们一定会产生超量的红外辐射。这是因为“戴森球”虽然可以吸收恒星产生的可见光,但一定无法对此加以全部利用,一定会有多余的能量以红外线的形式排放出来。

但超量的红外辐射并不一定是由戴森球产生的,许多自然现象也可如此。比如包围着恒星的气体尘埃盘、彗星盘,或其他碎片物质。

而研究人员之所以选定这7颗恒星作为候选星,则是因为它们不太可能拥有这样的物质盘,它们的表现不符合拥有物质盘的恒星理论模型。

如果戴森球真的存在,那么它还一定会表现出其他特征,比如当外星文明的巨型建筑从恒星前方掠过时,恒星的光度曲线就会有明显的下跌,且这种下跌与系外行星造成的下跌有明显不同。

科学家在一些恒星身上发现过这种奇怪的现象。比如著名的“塔比星”,人们发现它的光度曲线中会周期性地出现许多十分异常的下跌。虽然这种下跌同样也可以用许多自然现象加以解释,比如有大量彗星从一个尘埃云中穿过等。但其古怪之处本身就值得研究。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观测这7颗候选星,寻找它们身上是否存在这种异常。

寻找“戴森球”是一个迷人且颇具科幻色彩的想法。在“戴森球”概念诞生的年代,这个想法是比较合理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戴森球”不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很多证据表明,劳师动众兴建这样一个巨型建筑来获取恒星能量没必要也“不划算”。

参考
Project Hephaistos – II. Dyson sphere candidates from Gaia DR3, 2MASS, and WISE
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531/1/695/766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