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

Introduction

特斯拉的2024,一定很难……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雷总,我看咱们SU7把 Model 3 参数 图片 )应该已经PK下去了,你感觉我们乐道L60 对标 Model Y 有没有机会?”

“你都不让我试驾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看颜值就很能打了,下次一定让你试驾,我们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北京时间5月20日,一个充满爱意的特殊节点,著名短视频博主、蔚来创始人李斌,又在他的全网社交账号上更新了一条动态,文章开篇的一段对话,便是其中的部分摘录。

至于另一位主角,则是携整个相关高管团队前来登门拜访,中国车圈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与流量担当——雷军。

两位大佬相见,气氛异常融洽。

但在我眼中,谈笑声间也隐藏着呼之欲出的杀心,并且二者的攻击目标,出奇的一致:过去几年间在华疯狂收割、赚得盆满钵满的特斯拉

实际上,纵观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进入2024年以来的状态,完全能够用“疲态尽显、疯狂水逆”来形容。交付量不及预期,财报表现拉胯,股价市值缩水,动刀全球大裁员,种种噩耗一环连着一环的涌现。

毫不夸张的说,特斯拉已然放慢了脚步,进入新的“下行周期”。由此将视线再次聚焦,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今天文章主角的尴尬境遇,或许早就有迹可循。

譬如,Model 3位于中国车市逐渐的跌落神坛,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回不去的巅峰

“小米汽车工厂6月将开双班,我们确保当月交付1万辆。全年将至少交付10万辆,同时会进一步冲刺12万辆交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分有趣的是,就在雷军与李斌碰面几天以后,位于个人微博发布了一则推文。而在更多旁观者看来,同样可以理解为对于“ 小米SU7 已经战胜Model 3”最有说服力的回应。

毕竟,结合终端零售数据,4月的Model 3仅卖出5,065辆,今年也只有3月销量破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月的小米SU7便卖出7,058辆。按照雷军的表述,从6月开始,单车型稳态交付量将会持续破万。

如果按照冲击12万辆的交付目标计算,考虑到产能爬坡的要素,四季度小米SU7甚至要冲击单月交付2万辆大关。

因此,把Model 3按在地上摩擦,几乎已是板上钉钉。顺势,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前者的落败,难道全是小米SU7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答案,更想说:“小米SU7的入场,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彻底点燃了围绕在Model 3身旁的干柴,而其它自主品牌长久以来的围攻,则让这些干柴越积越多。”

换言之,众人拾柴火焰高。

除小米SU7之外,功劳簿上肯定还有类似小鹏P7、 蔚来ET5 家族、比亚迪汉家族、比亚迪 海豹 家族、 哪吒S 零跑C01 、深蓝SL03、阿维塔12、智界S7、 极氪007 、吉利 银河E8 领克07 智己L6 等等参与者的名字。

更为令人感到恐怖的是,类似小鹏F57、极越07、 领克ZERO 般的劲敌,也在前仆后继的冲入“红海”之中。

汇总而言,中级新能源轿车市场的厮杀强度与分羹难度,远远超出了特斯拉的预期。身处愈发变态的竞争中,Model 3渐渐显得无所适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抛开外部环境的制约,内部的掣肘同样无法忽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许多手握20多万元预算,准备入手一辆中级新能源轿车的消费者,总会把Model 3首先纳入备选列表,但接下来在与其它选手一轮又一轮的对标中,又会不留情面将其踢出。

“你现在让我花23万多买一个电池只有60度,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整车配置较为一般,后排空间还不算宽敞与舒适的纯电轿车,绝对是不可能的。”

“有那么多更好的选择,特斯拉又怎么样?Model 3确实有点烂大街了。”

“苦苦等来的焕新版,只能算得上针对老款的缝缝补补,和自主品牌的电动车比,换代的速度太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句句略显扎心的吐槽,真真切切的来自于身边的友人,而我从中听出的含义还是:“那段非它不买的日子过去了。”

曾经,Model 3之所以大杀四方,还是由于综合产品力真的遥遥领先;此刻,Model 3之所以成为旧爱,则是由于所谓的优势正在被慢慢抹平。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之前通过一次次的“官降”,Model 3的确能够不断撩拨大家的钱包,获得想要的订单;如今,当诸多叫嚣着的劲敌定价一个比一个狠,效果同样在大打折扣。

当然,看到这里,肯定会有读者质疑,认为我忽略了特斯拉的一个“武器”——即将入华的FSD。

那么,请问又有多少人会多花6万元去拥抱“高阶辅助驾驶”,为本就失去性价比长板的Model 3买单?

它的巅峰岁月,真的回不去了……

悲剧或将重演?

“Model Y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本段开篇,一句稍显突兀的判断,来自与同事之间的探讨。我们共同的判断是:特斯拉旗下更加不容有失的“销量支柱”——Model Y,很有可能会重蹈Model 3的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结合过去一年的数据,身处20-40万元的纯电SUV市场,Model Y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与挑战,还在维系“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华共卖出近47万辆。

进入今年以来,前4个月的零售销量分别为29,912辆、22,537辆、47,917辆、26,356辆,发挥也一如既往的稳定。

可前景,总感觉依旧“凶多吉少”。而在展开论述原因之前,需要明白的是为何Model Y能够受人追捧。

首先,肯定还是由于产品力。

虽然本身推出已久,但不得不承认Model Y在类似三电系统、智舱软件成熟度、智驾体验、驾乘质感包括补能体系等多维度,依旧表现的较为均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之,售价合理。而中国消费者对于SUV车型天生的偏爱,很大程度上也成就了Model Y的绽放。另外,平心而论,自正式国产开始,其在华其实一直没有遇到太多像样的对手,大部分的终端竞争都不痛不痒。

反正,于内于外,走的都还算顺利。

可自从北京时间5月15日,参加了乐道L60的发布会,愈发觉得Model Y躺着卖车的时代结束了。

因为从造型设计,到内饰语言,到驾乘空间,到续航能耗,到智驾智舱,在参数与静态层面,前者都足以称得上后者截至目前在华遇到最像样的对手。

与此同时,蔚来引以为傲的补能体系,同样最大限度的下放给了乐道L60。而当晚,随着艾铁成喊出21.99万元预售价,Model Y在性价比维度,瞬间没了什么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要知道乐道L60还手握“车电分离”的杀招,届时肯定还能将其入门门槛拉到更低,17完全起售不是没有可能。

而作为旁观者,并不想喊出什么“碾压Model Y”的暴论,可单论纸面实力,乐道L60绝对有资格与之一战。

无独有偶,继小米SU7之后,小米汽车的第二张答卷将会是一辆纯电SUV,俨然成为整个行业公开的“秘密”。

有了小米SU7的宝贵的战斗经验,你觉得其最大的目标又会是谁?无须怀疑,雷军一定不会给Model Y留任何的情面。

反观上周五再次发布官图的阿维塔07,以及极氪旗下被寄予厚望的那款正统纯电SUV,纷纷箭在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者的到来,也在给Model Y不断上强度。另外,类似小鹏G6、 智己LS6 比亚迪宋 L、海狮07般先入场的选手,同样不容小觑。

总之,于外Model Y所处细分市场,血腥的气氛弥漫至此。

于内,Model Y今年最大的底牌,则是仍未见踪影、遥遥无期的“焕新版”。参考Model 3“挤牙膏”式的升级,在惊喜程度上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

而最近,看到一种说法:“其实,特斯拉能够靠这样两款产品撑到现在,算是一个很大的奇迹了,接下来这家新能源车企如果还不做什么针对性的改变,一定会被中国车市狠狠的教育一番。”

毕竟,Model 3的份额还在丢失,Model Y的阵地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特斯拉品牌层面的红利还未燃烧殆尽。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今年在华,一定会尽量不让自己遭遇太大的“滑铁卢”。

因此,战火只会愈演愈烈。

试问,无论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罢,为了冲量还有什么后手?我能想到的只剩“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更大幅度官降。

但望向更深处,仍治标不治本。而特斯拉在华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境地,要怪还得怪:“对手太过内卷,自己不够聚焦。”

哦,对了,相信上周,很多人都听到了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被爆出中国区销售大总对于下属声嘶力竭的那段“呵斥”,焦虑的情绪可以说快要溢出屏幕。

特斯拉的2024,一定很难……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