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半个月前,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福建舰”航母,迎来了首次海试。如今,有消息显示,福建舰疑似迎来第二次海试,如此短的间隔,似乎预示着中国国防建设的全面提速。这个信息,不同寻常。

事儿的源头,是在不久前,上海海事局发布了一条长江口交通管制的消息,对“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进行交通管制,时间在5月23日。这条消息,很快就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倒也不是瞎猜,之前福建舰首次海试的时候,上海海事局也是发布了相关管制信息。这一次的事情,还被“央视军事”给转载了一波。虽然没明说,但大致意思,其实已经显而易见。更不用说,还有“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几个关键词一联系,自然让人兴奋地联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观地说,如果这次真是福建舰二次海试,那么透露出来的信号,可就非同寻常了。最直接的第一点,中国电磁弹射的技术应用,极有可能已经超越美国技术。1个月内连续2次海试,几乎意味着早期的技术投入没有一点问题,极其成功。

第二点,我们在福建舰首次海试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当时测试的,主要是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此外,基于甲板上的小车,当时还猜测可能也测试了一下航行状态下的电磁弹射系统。而这次的海事局公告里,只有交通管制,却没有禁航区。也意味着,这次的测试,可能不会有大范围的活动,主要测试重点大概率放在了舰载设备上。比如复杂信号条件下的一些通讯状况,雷达情况,又或者是各类传感器之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在电磁弹射领域,入门比我们要早很多年,但是实际应用上,却始终兜兜转转没有突破,很大一个因素就是电力的问题。电磁弹射是“用电大户”,但航母上的电力可不单纯是供应电磁弹射,航母内的很多系统,都要用电。美国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经常导致要么电磁弹射瘫痪,要么冷却系统不工作,更有甚者,多弹几次,全舰就断电了。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也还是要多考虑,不能走美国佬走过的错误之路。

第三点,也是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这段时间,全球几个热点地区的形势进一步恶化。从东欧到中东,暗杀、坠机、突发恶疾等一连串的突发状况,进一步加剧了各国的猜忌,让本就敏感的世界局势,不容乐观。中国缩短航母的海试间隔,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加速国防建设,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我们就期望福建号尽快形成战斗力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