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内,满地的呕吐物臭气熏天,地上散落着十几根冰棍,一个男人躺在满是呕吐物的地上,呼吸微弱。

房间内的床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她们脸色惨白,早已没有了呼吸。另一张单人床上还躺着一个女孩,奄奄一息。

看到这个场景,到场的警察也吓了一跳,立即着手调查。然而随着案件的深入,疑问却越来越多,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家不适

2015年7月4日,被太阳毒晒了好长时间的天津,终于迎来了雨水,雨下了一天一夜。

暴雨过后,空气清新,十分舒服。因此隔天上午,不少人都趁着这舒服的天气出门散步逛街。

然而,谢中一家却没有这个心情,雨后初晴,他们却觉得更加得闷燥不适。

一家人食欲不振,谢中的妻子樊丽,便打算做清淡爽口的馄饨吃。得知有馄饨吃,谢中的两个女儿十分开心。这是因为樊丽做的混沌皮薄馅多、味道鲜美、堪称一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午餐时间,馄饨一端上桌,原本胃口不佳的两个女儿便狼吞虎咽起来,边吃边说:“妈妈做的馄饨味道太赞了。”

女儿们都是小吃货,嘴巴一刻也停不下来,很快就吃完了一大碗的馄饨,连汤汁也喝得一干二净。

吃饱喝足后,女儿们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了差不多20分钟,可怕的一幕出现了。

两个女儿小脸涨得通红,开始剧烈地呕吐,中午吃的馄饨全被她们吐了出来。

夫妻俩在旁边急得团团转。

不过幸好,呕吐过后,女儿们的状况好转了不少,夫妻俩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吃撑引起的呕吐,殊不知危险早已悄然而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会,樊丽也开始剧烈地呕吐。夫妻俩怀疑是馄饨馅不新鲜,所以才会导致一家人身体不适。

呕吐后,樊丽觉得肚子有烧灼感,像火烧一样。这时,两个女儿也囔囔着肚子着火了,不舒服,非要吃棒冰。

呕吐之后,胃部有灼烧感是常有的事。因为呕吐时,胃酸分泌增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因此会产生灼烧感。

因此,夫妻俩并没有对此产生重视,反而是想方设法地给肚子去火。为了缓解妻女的不适,谢中从冰箱里拿出了大量的棒冰,帮她们“降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吃得越多,吐得越多,她们不但没有好转,身体反而更加虚弱了。因此,她们打算先休息片刻,缓解不适。

此时的谢中身体也出现了昏沉不适的症状,只是相对于妻女而言,他的症状较为轻微。他认为只要休息片刻,便能恢复了。

就这样,樊丽带着小女儿去了双人床睡觉,大女儿独自在靠门的单人床睡觉,而谢中则睡在最里头的小屋。

本以为只是休息片刻,没成想,这一睡,樊丽和小女儿却再也没有醒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一大早,谢中从睡梦中醒来。他觉得很奇怪,一是相对于昨天,自己的身体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不舒服,头晕脑胀,浑身乏力。二是家里死气沉沉,异常得阴森。

谢中连忙叫着妻女的名字,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觉得不对劲, 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大房间走去,可没走两步,一个踉跄,他便重重地摔倒在地。

谢中用尽全力爬到妻女的房间,眼前的景象让他精神崩溃。妻子和小女儿身体冰凉,没有了呼吸。

来不及细想,谢中赶紧向邻居求救。他拖着越来越沉重的身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到走廊,用力敲打着邻居的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邻居打开门看到脸色惨白、瘫倒在地的谢中,吓了一大跳,意识到谢中家出事了,赶忙报警求助。

疑云密布

一接到报警电话,警察便马不停蹄地往谢中家赶来。与此同时,救护车也急赶而来。

令人悲痛的是,樊丽和小女儿已不幸去世。

谢中和大女儿还有呼吸,被医生紧急送往重症监护室做进一步地治疗。

与此同时,警方也着手调查谢中一家死伤的原因。警方发现房间的地面上有很多呕吐物,除此之外,樊丽和大女儿的床边都有一个大盆子,里面盛满了呕吐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房间内的景象后,警方有了初步的判断:谢家人很可能是中毒了。

现场的法医对两名死者进行初步观察后发现:她们的身上没有外伤,因此不太可能是因为外力导致呕吐死亡,这也进一步确认了她们中毒的可能性。

中毒,毒从何来呢?

警方有了一下几点推测,一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食物自带毒性、食物腐烂等原因造成。二是接触了其它有毒物质;三是被人投毒。

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警察翻查了谢中家冰箱厨房以及柜子里的食物。这些食物极为寻常,没有什么异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物虽然寻常,但是厨房的景象让现场的警察意识到了不对劲。

案板上放着不少包好的馄饨,锅里煮馄饨的水还没有倒,水槽里还放着没有洗过的碗筷,地上还有不少未拆封的冰棍

夏天天气炎热,包好的馄饨就这样放在外面,极其容易变质。这一点太可疑了。

另外地上那么多冰棍,再怎么贪吃也不至于吃这么多,这一家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对此唯一的解释就是谢家人吃过馄饨后就已经开始不对劲,所以才没来得及将馄饨放在冰箱里。

至于地上的冰棍很可能是因为谢家人呕吐不止,胃内有灼烧感,想要借冰棍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说来,馄饨极有可能就是中毒的源头。

因此,警方将馄饨、其他食物,还有呕吐物一一采样,送往检验所化验,以此来判断谢中一家中毒的原因。与此同时,警察开始对出租房进行细致地检查,搜寻一切可疑线索。

谢中一家位于一个大型批发市场内的一排平房最北侧,隔壁是堆放杂物的仓库。平房因为租金不高,再加上位于市中心,所以租住的人很多。

经过排查,警方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线索。这时,医院的一个电话让警方看到了破案的希望。

经过抢救,谢中和大女儿已经苏醒,可以与人进行正常地沟通交流。一直守候在医院的警方立即前往病房询问他们事情的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大女儿回忆,7月5日,家人胃口不好,妈妈便打算做一些清淡的馄饨改善大家食欲。

可谁知,吃完馄饨后,全家便呕吐不止。呕吐过后,全家因为虚弱,便都回房休息,后面的事情她就没有印象了。

谢中的回答和大女儿一致。根据谢家人的反馈以及现场的调查,警方认为馄饨就是毒源。不过,具体毒因还要等化验室的结果出来才能得知。

7月6日晚,化验室终于有了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送检的40种样品都不包含有毒成分。

排除了食物中毒,那会不会是谢家人接触到了有毒物质,从而引发中毒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决定通过查看现场监控,走访谢家的邻居和批发市场内的商户,来了解谢家人的活动轨迹。

这一查,警方还真发现了可疑点。事发前几天,樊丽曾带着大女儿去药店开药。

得知线索后,警方直奔樊丽开药的药店。通过查看监控,药店的人回忆起了樊丽来开药的情景。

药店的人说当时小孩子头晕呕吐、食欲不振,有中暑的症状,因此就给她们开了一些市面上常见的解暑药。

按理说,这些药很常见,不太可能会引起中毒,就算中毒,也只能是吃过药的大女儿中毒,怎么会波及全家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子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警方决定再一次对谢家的出租房进行排查。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异常。

谢家租住的房子是老房子,比较破旧,屋内东西多比较杂乱。满地的呕吐物,再加上还没来得及打扫的厨房,如此脏乱差的环境,竟然没有蚊虫。

难道谢家有驱蚊妙招?

“杀毒剂。”在场的警察异口同声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寻找,警方没有发现杀毒剂的踪影,却在冰箱下面,发现了一堆蚊虫的尸体。

为了确定谢家有没有使用过杀毒剂,警方对谢中进行了询问。谢中表示他们家从来没有使用过杀毒剂。

“你们家平常有蚊子吗?”警方问。

谢中答道:“有呀,我们住一楼,蚊子很多。我脚上还有蚊子叮咬的包呢!不过你们这一问,我倒想起来,也不知怎的,这两天蚊子确实少很多。”

既然没有进行过驱蚊,这蚊子是怎么死的呢?

正当警方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个悲痛的消息传来,谢中的大女儿因器官衰竭不幸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落石出

好端端的一家四口人,一夜之间,三死一伤。为了尽快破案,警方对三名死者进行了尸检。

之前警方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谢家意外中毒开展,但是没有获得任何突破。那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投毒后把毒物清理,才使得警方迟迟无法找到毒物呢?

事发现场,出租房完好无损,门窗没有破入的痕迹,因此警方排除了外人投毒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外人投毒,自家人会不会有作案可能呢?推测一出,唯一幸存的谢中就成了头号嫌疑犯。

如果推测成立,谢中的作案动机又是什么呢?警方开始以谢家人的社会网络为突破点,着重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樊丽人际关系简单,而谢中却有着混乱的社会关系。

“我好想你呀,宝贝。”“我想和你见面。”等一系列肉麻的信息,都是谢中发给暧昧对象的。

警方立即开始约见谢中的暧昧对象们。

通过询问,谢中的暧昧对象们纷纷表示她们和谢中都只有“一面之缘”,见一面后,双方便不会再联系。

经过调查,她们所说的话属实。既然谢中与她们的关系并不深,那么也不太可能会因为她们杀害家人。

况且谢中自己中毒很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他作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索又断了,警方决定再一次回到现场,现场肯定有他们没有注意的线索。

之前,警方着重在出租房内寻找线索,这一次,他们决定不放过屋内屋外的任何死角。

“毒”。一名警察指着门口的小黑板说道。众人寻着他所指的黑板,看到了黑板上歪歪扭扭的毒字。

经过辨认,黑板上共有3个毒字,除了毒字,黑板上还有一些涂鸦,看上去像是小孩子学习娱乐所作。

谢中的两个女儿,大女儿13岁,上初一了;小女儿7岁,上一年级。仔细看毒字,其中一个毒是由“王”和“母”构成,一看就是错别字,这很有可能是谢家小女儿练的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级的小朋友,学的字还都是一些最基础的,没有像毒字这么复杂的。警方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她临摹而来。

这个毒字出自何处呢?

警方随即又进行了一番搜罗,还是一无所获。

从早到晚,忙碌了一天,高警官觉得身体很不舒服,头重脚轻。

一开始,高警官觉得是因为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休息好,所以才导致不适。

可令高警官没想到的是,他只是个开始,在屋子里侦查的警察陆续出现了不适,上吐下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租屋内没有一只蚊虫,警察长时间在屋里工作也感觉到不适,房间内却又搜索不到任何有毒物质,基于以上几点,警方判断这很有可能是房间内的空气有问题。

恰巧此时,三名死者的尸检结果出来了,结果显示她们的死因是磷化物中毒。这也验证了警方的猜测。

为了查清事情的真相,警方全副武装再一次进入现场。

刑侦人员穿上专业的全密闭A级化学防护服,这种防护服能防止全世界300多种化学品的攻击。

为了能更高效地查找毒源,警方还从环保部门调配来专业的检测仪器,请来了相关专家,为这次毒源搜索提供专业地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谢中家门口,仪器显示空气很正常。可是随着刑侦人员往屋子内走去,仪表数据显示磷化氢数值急剧增加。

磷化氢是无色高毒气体,会严重侵袭人的各项身体器官,继而导致心脏、肾等器官的衰竭,从而对人造成生命危险。

磷化氢的发现也证实了尸检结果,毒气是找到了,可是毒从何而来,是人为还是意外呢?

离事发已经过去了3天,房间内的毒气浓度却依然高得惊人,这是不是意味着毒气还在泄露?

一想到此,在场的人员立即高度紧张起来,找出毒气泄漏点刻不容缓,警方开始争分夺秒地检测磷化氢浓度最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检测,警方发现谢家靠近仓库的地方是整个房间内磷化氢浓度最高的点。这也就意味着与谢家一墙之隔的仓库极有可能就是警方苦寻已久的毒源。

打开仓库后,映入警方眼帘的是一袋袋排列整齐的玉米粒。难不成这袋子包装写的是玉米粒,实则是毒物?警方立即打开几袋玉米粒,检查是否有毒物。

另警方失望的是这里面装的是实打实的玉米粒。既然没有毒物,那为何仓库的磷化氢气体浓度如此之高呢?

“这是什么?”一个刑侦人员指着两袋带玉米粒之间的小纸包问道。经专家辨认,这是驱虫药“粮虫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虫净”组成成分之一就是磷化铝,因为杀虫效率高而被广泛运用与粮仓熏蒸。其遇水、遇酸会迅速分解,放出剧毒磷化氢气体。

据仓库主人交代,为了驱虫,7月4日,他购买了磷化铝,分成了40多份分散放在仓库中。而那天,天津下了一天一夜的大暴雨。磷化铝遇潮后便释放了剧毒磷化氢。

谢家与仓库仅有一墙之隔,墙并不是密封的,墙的上方还有一条不小的缝隙,这就使得谢家完全暴露在毒气之下。

谢家有两个封闭的窗户,唯有一扇大门可以与外界连通,可惜夏天到了,为了防止蚊虫进入,大门使用了门帘,因此屋内空气很难流通,毒气也较难散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什么一家四口,谢中的中毒症状最轻呢?这是因为他睡在距离毒源最远的小房间。另外,小房间内有两个风扇,可以将毒气往房外吹,所以他的房内毒气浓度最低。

事情到这就真相大白了,可惜樊丽和两个孩子再也不可能知道真相了。

结语

这人间惨剧虽是个意外,但其实也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仓库主人能有农药使用安全意识;如果出现不适,谢家人第一时间去就诊,那么结果断不会如此令人悲痛。

一切都没有如果,惨剧已经发生,我们应该举一反三,避免类似危险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