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鹅山脚下,柳江岸旁,调车机车风笛如嘶,一列列满载物资的货运列车从柳州南编组站驶向全国各地。“甲班三调”正是这一列列货运列车的“编织者”,截至2024年5月22日,“甲班三调”实现安全生产2万天。近60年来,他们穿过岁月的站场,走过站场的变迁,累计编组列车16万多列,调动车辆700多万辆,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的高效安全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班三调”全体组员在机车上。赵波摄

辉煌足迹,从挫折中走来

柳州南编组站作为特等编组站,是湘桂、焦柳、黔桂三条铁路干线的枢纽,主要办理货运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任务,煤炭、钢材、粮食等大宗货物在这里集结,是国铁南宁局运输“心脏”,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甲班三调”共有5名职工,他们日夜奋斗于此,担负列车编组、溜放、取送等工作,为南来北往的货运列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5月9日,柳州天空阵雨袭来,调车长刘斌清忙前忙后,脸上淌满雨水,有条不紊地打着车辆连结信号,指挥组员们编组货运列车。

中午12时,吃饭间隙,刘斌清带我们进入峰尾区一间简陋的房间,“这是我们‘甲班三调’的老荣誉室,也是我们的精神灯塔……”刘斌清开始给我们一一介绍照片和牌匾背后的故事。

透过一张张黑白照片,把我们带回到55年前,那是1969年8月18日的中午,“甲班三调”的一位制动员,因为精神状态不佳,调车作业时忘记撤防溜铁鞋发生车辆脱轨掉道事故。

那天中午,一道紧急的刹车声打破了编组站上空的宁静,“哐……哐……哐……”“拉铁鞋了……”待制动员反应过来后,他猛地向调车长嘶吼“停车”“调车长,快停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辆牵出中,“甲班三调”组员在车上进行瞭望。赵波摄

在车轮滚滚的轰鸣声中,调车长根本听不到制动员的停车信号,直到拉到道岔区,列车才被铁鞋别下轨道停住,这次安全生产事故成为了“甲班三调”永远的伤疤。

在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自1969年8月18日脱轨掉道事故之后,“甲班三调”的同志铆足了劲,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提出了“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工作法,再也没有发生过一件事故,安全生产的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严细勤精,传承优良“班风”

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严细勤精”不仅是工作法,更演变成“甲班三调”的班组精神。“50多年的安全生产纪录来之不易,没有‘严细勤精’四字工作法,就没有今天的‘甲班三调’。”柳州南站原工会主席郭建荣如是说。

调车长刘斌清回忆道,“我是2020年11月担任‘甲班三调’调车长,刚接手那天,我的上一任调车长吴冠华就带我进荣誉室,给我讲‘严细勤精’班组精神,我也暗暗发誓,‘甲班三调’这个牌子决不能砸在我手里,必须守住安全底线,把这个‘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曹坤华是名“00”后,目前在“甲班三调”跟班学习,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入“甲班三调”。忙碌了一整天,曹坤华脸上油亮,但依旧洋溢着自豪的表情。“‘甲班三调’的师傅们自我要求很严格,我觉得能进入‘甲班三调’是我最大的光荣。”曹坤华说。

柳州车站现任劳动人事科(党委组织科)科长孔立峰在“甲班三调”工作生活了6年多。他认为“甲班三调”能延续2万天的安全不出事,最重要的是他们非常注重优良传统的传承。每当有新人加入“甲班三调”时,老成员都会发扬“传、帮、带”的传统,向新职工传授工作经验,把“严细勤精”的班组精神转化为他们工作的行动。简单来说,就是把标准变成习惯、把习惯变成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班三调”组员正在给车辆连接制动软管。赵波摄

“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这十六个字挂在峰尾楼墙上,每天“甲班三调”的组员上下班都要从这句话下经过,他们已经养成习惯,经过一次,默念一遍。

“严细勤精”的班组精神,已经成“甲班三调”的“班风”,深深地烙在他们每个组员的心中,并一代代传下去。

内提外塑,打造人才“摇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甲班三调”的安全“接力棒”传给了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职工们。“‘甲班三调’有2名党员、3名团员,业务技能全站最优,是车站党建带团建成果最好的体现。”柳州车站党委书记旷邕华说道。

长期以来,柳州车站党委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以“甲班三调”党内品牌为示范引领,组织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将“甲班三调”打造成集团公司车务系统人才“摇篮”。

为了帮助班组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甲班三调”在班组政治学习中创新运用“末位主讲”制度,营造了“比学赶超帮”的学习氛围。邀请在理论考试中排名末位的同志担任下期学习主讲人,并由班组长对考试“末位”的同志定向辅导,有效激发了组员的理论学习热情,形成了越来越优的正向循环。

在学技练兵方面,“甲班三调”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们提炼“五比两争”工作法,以“比任务完成好、比遵章守纪、比业务技术精、比思想工作细、比模范作用强和争做贡献、争当标兵”为内容,坚持开展“五比两争,岗位创优”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甲班三调’与其他调车组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口袋随时都备有一本书,只要有作业间隙,他们都在学业务。”柳州车站运转一车间甲班值班站长刘真评价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班三调”组员正在检查车辆状态。赵波摄

刘真作为他们的“大班头”,对于“甲班三调”5名组员的业务素质、性格爱好了熟于胸。

调车长刘斌清敢于严格管理,自我要求高,业务知识强,有多年的调车经验,带领队伍连续3年获得车站调车职业技能竞赛冠军。

连结员胡利峰,是“甲班三调”最年轻的连结员,1999年出生,学习非常刻苦,今年代表国铁南宁局参加全路车务系统平面调车作业职业技能竞赛,是车站的种子选手。连结员张艺霖是个多面手,能文能武,也是车站的优秀通讯员,“甲班三调”的很多小故事是通过他的笔写出来的。

“甲班三调”自成立以来,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等荣誉100多个;历经20任调车长,轮换了231名职工,锤炼出一块块好“钢”,走出来一批批管理干部、业务骨干,不少职工还走向领导岗位。(王勇 李欢欢 李德华 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