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是无赖!”1988年,我国从瑞典定制用在052型驱逐舰的特殊螺旋桨,不料两次验收都不合格,可瑞典却一直耍赖拒不承认!
信源:<中文:打造一流现代战舰:“青岛”舰建造纪实>.人民网.2002-09-30
一个强国的兴衰,往往取决于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上世纪80年代末,一桩围绕舰船螺旋桨的采购纠纷,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民族摆脱了百年上被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
能够拥有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力量,成为每个中国人心心念念的夙愿。
可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海军舰船只能靠从国外购买旧舰入手。
1968年,我国自主研发了051型导弹驱逐舰,虽然打破了须依赖外国旧舰的局面,但其蒸汽动力装置、通信电子系统等都已相当落后。
1980年,国家相关部门立项研制第二代052型导弹驱逐舰,以全面提升战斗力。
052型驱逐舰上用于配合动力系统的可调距螺旋桨,却成为了一大技术难关。
这种高精尖的部件,当时中国制造业无力生产,只能从国外引进。
经过多方评估,我国最终将目标锁定了享誉全球的瑞典卡梅瓦公司。
1989年9月,卡梅瓦公司按照中方要求下单生产7只可调距螺旋桨。
虽然价格高昂,但卡梅瓦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无可争辩,双方也在合同中明确了产品质量要求,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
当中国代表团抵达瑞典时,意外接连不断发生了。
第一只螺旋桨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渗油问题,质量远不达标。
卡梅瓦公司方面却视为"小问题",主张返厂修补,拒绝全盘报废重造。
对此,中国代表团负责人金矛中将毫不退缩。
他认为螺旋桨作为驱逐舰的关键部件,质量问题直接关乎国家海防安全,必须一绝了之。
双方就此僵持不下,进行了一天一夜的艰难谈判。
卡梅瓦方面不遗余力地设下"酒肉陷阱",试图趁中方放松警惕时迫使其做出让步。
金矛中将不受迷惑仍然坚持我方立场丝毫不动摇,眼见计划失败,卡梅瓦方只得灰溜溜的逃回公司。
第二日的谈判中,卡梅瓦方找来专家进行谈判,谁知专家在考察过后承诺会对不合规的螺旋桨进行处理并重新制造。
三周后,卡梅瓦公司邀请中方代表团再次验收,结果第二只螺旋桨的重心分布出现异常。
对此,卡梅瓦公司再次为自己开脱,认为偏差在合理范围内。双方陷入新一轮僵局,气氛一度非常剑拔弩张。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金矛中将亲自拿出黑板,以精辟的理论分析和数据算证,指出了卡梅瓦公司计算方法上的严重错误。
面对中国专家出众的学识和过人的洞见力,卡梅瓦方被彻底征服。
卡梅瓦公司不得不服软,重新采用了中方的先进计算方法,再次回炉重铸。
两周后,第三只螺旋桨总算通过了中方代表团的验收,从制造到交付历时长达一年有余。
这件事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重要启示:中国产品质量虽然存在差距,但已经有了独立把控的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对于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至关重要。
1991年,中国人民迎来了"哈尔滨舰": 第一艘搭载国产自主研发动力系统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的下水。
这艘中华第一舰自投入使用后一直平稳运行,至今仍在使用。
2011年,中国自主生产可调距螺旋桨,扭转了长期被国外产品主导舰船装备发展的被动局面。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船舶制造大国。
回望历史,那个曾被视为"无赖"的中国代表团,其执着追求卓越品质的精神,推动着制造业加快脚步、昂首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一个民族要走向伟大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身的不懈奋斗。
正如金矛中将所说:"建设现代化舰艇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实现海军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这段话道出了中华民族在逐步走向复兴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理性、自信与坚韧。
或许对于那场围绕一个小小螺旋桨的纠纷而言,金矛中将及其团队的精神,正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大潮前行的不竭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