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财长布鲁诺·勒梅尔近日接受彭博电视台的专访中,他提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观点,即中国廉价出口产品的过剩已经对整个世界经济构成了威胁。勒梅尔明确指出,“我们对中国大量生产越来越廉价的工业设备的经济模式表示担忧。因为这样的模式不仅对欧盟和美国,甚至对全球经济都带来了潜在的危害。”他强调,“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道提到,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国家开始联手,针对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提出更为严格和统一的挑战。他们认为,中国的产能过剩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其国内制造业的生存空间。

此前,在意大利召开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各国财长联合发布公报,明确表示将“应对有害的经济行为”,并“考虑采取措施以确保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公报中特别提到了中国,这标志着七国集团在涉及贸易问题的措辞上,相较于以往的中性表述,此次的态度明显更为强硬。

而在七国集团财长公报发布之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将恢复对数百种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旨在提升战略性行业的关税水平,从而保护美国的制造业。在原先获得关税豁免的400种产品中,约有一半的产品将不再享受豁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工作也已进入尾声,这一调查很可能会促使欧盟对中国的汽车出口采取某些防御性措施。

面对西方国家频繁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进行了明确的回应。发言人表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急需先进产能,并非所谓的过剩产能。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是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的,而并非仅仅依赖于政府的补贴。所谓中国的“产能过剩”论,只不过是某些国家为保护主义寻找的借口。试图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出口,最终只会导致各方都受损,形成多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