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债市的调整,债券基金也遭遇一轮“大额赎回”。日前,包括摩根基金、宏利基金、兴银基金等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显示旗下部分债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持续上涨后,债市最近出现回调,而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入市,这一波债市调整有望得到改善。

(1)频频“大额赎回”

所谓大额赎回,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是指投资者一次赎回的量,超过基金合同规定的上限,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被称为大额赎回,而对此情况,基金公司均被要求及时公告披露。

就在近期,债券基金面对的“大额赎回”频频出现。5月24日,国寿安保基金发布公告称,国寿安保安裕纯债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5月23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经与基金托管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商一致,决定将基金5月23日份额净值精度保留至小数点后第8位。

而在此前一天,也就是5月23日,摩根瑞欣利率债基金发布公告称,5月22日该基金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经与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自5月22日起提高该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8位,小数点后第9位四舍五入。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5月10日,首发规模高达62.3亿元,仅仅过去12天就遭遇了大额赎回。

就在此前,兴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兴银汇泓一年定开基金发生大额赎回,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份额净值精度进行调整。此外,就在近期,宏利基金、红塔红土基金、融通基金等超过20家机构也发布了提升债基净值精度的公告。

(2)债市回调

而从近期来看,相比以往不同,“大额赎回”更多的出现在债券基金。

众所周知,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债市进入一轮牛市,相比股市的持续调整,“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债券基金尤其是纯债基金,成为市场资金的”避风港”,从而受到投资者持续青睐,债券基金整体规模持续攀升。

4月23日,相关部门就长债风险喊话,提及长期国债收益率下滑的底层逻辑是市场上“安全资产”的缺失。4月24日,一路狂奔的“债牛”猛然急刹车,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国债期货全线收跌。

与此同时,债券基金整体业绩回调。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自4月24日债市回调以来,全市场超3000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不同份额单独计算)中,接近900只产品同期回报率为负,由此不难看出,这次债市调整的影响之大。

当然,另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超长端等供给端扰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地产政策频出、权益市场回暖等原因也使得不少资金从债市撤离,并转移到权益产品领域。

来自博时基金的分析指出,随着近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落地,市场受到扰动也相对有限。由于近期期限利差再次拉大以及“资产荒”格局延续,后续债市收益率曲线或会重新压平,仍可更多关注超长债的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