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点位少、停车棚环境不佳一直以来都是居民比较关注的话题。自虹口区全力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以来,四川北路街道深入辖区开展专项检查,结合“四百”大走访,对一批破旧电动自行车棚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增设充电装置、消防设施等,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的同时,减少消防安全隐患,为小区安全“加码”。

近日,位于长春公寓内的一处非机动车停车棚完成升级改造,居民电动车充电环境大幅改善。长春公寓是百年优秀历史建筑,住户群体较大,对非机动车停车需求也大。由于建造时间久远,原先小区内的非机动车停车棚防雨顶、充电桩等出现老旧、破损现象,加之周边建筑下水管道排水不顺畅,导致停车棚内偶有积水,对居民停车造成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机动车停车棚更新前

小区所属的余庆坊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系列问题以及居民有改建非机动车停车棚的需求后,将该处车棚改建列入今年街道平安实事项目。为了推动改建工作顺利进行,居民区党总支一方面通过“网格呼叫、科室报到、多方响应”的“你呼我应”网格化管理联动联勤机制,获取社区平安办、社区管理办的支持,职能科室通过实地勘察,帮助分析现存问题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牵头弄堂治理委员会召开党群议事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不断优化项目建设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

为更好地满足居民充电需求,非机动车停车棚布局略作调整,由原先车辆靠墙停放充电调整为集中在停车棚中间充电,改建过程中,街道还统筹推进车棚雨棚更新、下水管排水优化、充电设施换新和整体环境清理等工作,使停车棚面貌焕然一新。车棚内还配置灭火器,确保非机动车火灾事故发生时可第一时间灭火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机动车停车棚更新后

社区居民纷纷表示,以前停车棚脏乱差,停车位又少,很是不便。现在车棚升级改造了,电动车充电更省心,小区环境也美化了。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辖区老旧居民区较多,面对居民使用电动车日常出行的客观需求,今后街道将进一步因地制宜、深挖潜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充分利用小路、支路、上街沿等区域增设非机动车集中充电设施,以满足居民充电需求,从而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