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掉入“付费内推”陷阱的年轻人,并非一开始就要投机取巧,而可能是在一次次找实习碰壁之后,才被中介机构贩卖焦虑,击中了内心痛点

想实习找工作,还要先砸钱?据报道,如今,正值2024届高校毕业季,“付费内推”“有偿就业”等乱象时有发生。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稍一搜索,“×万元进入电网、烟草、铁路、石油等好企业”“只要报了3万多元的全流程服务班就有98%的上岸率”等信息就会纷纷涌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大学生付费后,根本得不到这些机构承诺的服务。有人花了3万多元,却发现所谓的内推渠道,不过是网上的一些公共信息;有人支付10多万元中介费进入所谓的著名广告公司后,每天工作都是整理表格文书等琐碎杂活,毫无锻炼可言;还有人“实习”一番后,却发现这段经历并未记录在公司的人事系统中。

对于此类乱象,简单指责大学生投机、“走捷径”,恐怕有失基本的共情。因为在这些骗局背后,折射的是不少大学生真实而迫切的实习需求。在当下,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获得进入名企大厂实习的机会,以此充实简历,提升就业竞争力。然而,对不少缺乏社会人脉资源、学历背景又不太“能打”的学生来说,自行投简历的结果,往往是石沉大海。很多掉入“付费内推”陷阱的年轻人,并非一开始就要投机取巧,而可能是在一次次找实习碰壁之后,才被中介机构贩卖焦虑,击中了内心痛点。

其实,内推作为一种正常的招聘方式,本身无可厚非。一般来说,它是指在职员工推荐熟悉的人才进入自己的公司工作,不涉及任何费用。由于推荐人通常已有对候选人基本的了解和信任,公司的招聘流程相对精简,提升了招聘效率。但精简流程不等于“一路绿灯”,正常情况下,内推管不管用,还是取决于个人实力。

如今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企业正常的人才选拔机制,已被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从报道可以看出,有的学生确实通过付费进入了内推快车道。这背后,就是部分企业员工与中介机构“里应外合”的操作。对于这种“举贤”权力的滥用,用人单位如果“睁只眼闭只眼”,只会让人才蓄水池的质量不断下滑。只有加强内部堵漏,才能避免内推沦为个人的“变现机会”。

对高校而言,直面学生的现实困境和焦虑,提供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丰富的资源平台,才是治本之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浑水摸鱼的机构之所以能成功忽悠大学生,利用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比如,一味放大名企经历对提升简历的重要性,却全然不提面试官对项目参与度和行业理解度的关注。事实上,不管是申请海外学校还是面试求职,面试官看的都不只是经历的简单罗列,更是学生从中的能力磨炼和个人感悟。在这番“审视”下,哪怕花费高昂价格拿到了“付费水实习”,也很容易被戳破泡沫,反而成为求职申请的负资产。

因此,学校只有提供系统化的职业培训,才能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的认知,避免有心者利用信息差进行忽悠。在这一方面,一些高校的有益探索值得借鉴。比如,有的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可以约时间同老师探讨简历修改、个人职业规划、实习机会申请等事务,老师也会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为其推荐应聘机会;一些学校会定期组织校友和用人单位的交流活动,帮助毕业生答疑解惑、扩充求职渠道;有的学校会针对就业维权等话题组织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归根结底,当大学生的求职通道更加顺畅、机会更加多元了,也就不会“病急乱投医”,再困于“付费内推”的陷阱中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康尼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