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解放75周年

市档案馆联合虹口区档案馆

开展主题为

“一江一河,见证1949大上海的波澜壮阔 ”

Citywalk 活动

记者同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探访邮政大楼、上海大厦等城市景观建筑,通过一组组馆藏档案仿真件和历史照片,直观地了解城市地标背后与上海解放战役进程密切相关的故事,见证上海解放75年来“光荣之城 人民城市 ”的建设发展历程

此次活动路线以四川路桥南堍为起点,行至外滩,搭乘春秋集团的“红色专线”双层巴士,经中国银行大楼、海关大楼后,抵达黄浦公园,最终在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下结束行程。

据主办方介绍,举办本次Citywalk活动是希望通过档案人的讲述与城市建筑景观的呈现,带领参与者们体验一次联结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文化之旅,从中感知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同时让更多市民了解当年解放上海的真实历史,共同为这座光荣之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北苏州河(虹口段)往昔

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让我们跟随一张张老照片

以档案人的视角重返历史现场

回望75年前春夏之交的

峥嵘岁月

四川路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河的弯曲河道将浦西一分为二,靠河上的数座桥梁连接南北市区。

从西南方向进入市区的解放军为攻入苏州河北岸,首先就要突破这些桥梁。1949年5月25日,解放军与占据桥边高楼顽抗的敌军,在苏州河畔展开了上海战役中最后的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路桥上,市档案馆青年档案人陈皓展示穿越照:解放军向四川路桥北岸发起进攻。(复制件)

当时,敌军200余人以邮政大楼为据点,居高临下组成密集火力网,阻止解放军部队通过四川路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战役第二阶段经过图。(上海市档案馆藏)

根据中央“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的指示,为了保护城市不被破坏,解放军战士们放弃使用重型火炮炸药,只用轻武器进攻,以“保民何惜血沾衣”的大无畏精神冲锋陷阵。

上海邮政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海邮政大楼上发射的火力可以完全覆盖整个四川路桥面,成为敌军的最佳防御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档案(局)馆利用服务部副主任张姚俊(中)与上海邮政大楼工作人员吴晓皞(左)展示档案:解放前上海邮政大楼老照片(复制件)。

子弹像流星雨一样在桥面上飞旋,突击的勇士一批批倒下,其中包括最先突破长江天堑的赫赫有名的“渡江第一船”——第27军79师235团1营3连2班的12名战士,他们在渡江战役中没有一个伤亡,一路打到上海,没想到在距离解放的前两天却倒在了宽不过40米的苏州河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邮政大楼332会议室的玻璃窗上保留着一颗“永不修复”的弹孔,75年前的惊心动魄通过这个弹孔凝固下来。

在战斗进行的同时,中共邮局总支委员陈家珍等一批党员、邮电员工联合会成员和职工群众以及代局长王裕光等200余人留守邮政大楼,配合人民解放军,积极开展护局斗争,保护局产不受破坏,对困守在邮政大楼内的敌军进行劝降,终使他们放下武器,使大楼完整回到了人民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虹口区档案馆青年档案人梅静芳(右)向上海邮政大楼工作人员赠送档案:新中国成立五周年时邮政大楼照片(复制件)。

上海大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是解放前上海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上海战役时,它却是外白渡桥上最危险的火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示档案:1949 年,敌军在百老汇大厦负隅顽抗的照片。(复制件)

1949年5月25日上午,首先到达外滩的第27军79师235团(即著名的济南第一团)1营从开阔的外滩向外白渡桥发起冲锋,不仅被设在桥中的地堡、拒马和铁丝网所阻拦,还遭遇了百老汇大厦内敌军居高临下猛烈的火力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大厦18楼露台远眺。

首先冲上去的3连7班14名战士尚未冲到桥中央,就全部牺牲;紧接着,第二个班冲了上去,也伤亡殆尽;再上去一个班也是如此。在与敌人激烈对峙达两个小时后,1营接到转移命令,先打四川路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档案(局)馆青年档案人杜亦榕(左)向上海大厦工作人员赠送档案:解放前的上海大厦老照片(复制件)。

1951年5月1日,百老汇大厦更名上海大厦。从此,上海大厦成为接待外国元首和政要的重要舞台,历史上曾先后接待过120多位(批)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代表团参观,承办重要宴请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档案局(馆)青年档案人陈梦圆介绍世界各国领导人及国际友人莅临上海大厦登高铭牌。

外白渡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白渡桥坐落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它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回忆,也见证了上海的沧桑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外白渡桥上,上海市档案(局)馆青年档案人展示了一张穿越照:胜利归来的解放军铁骑兵行经外白渡桥(复制件),并介绍:

成功解放苏州河北岸之后,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从苏州河北岸向南岸经过外白渡桥。一个有意思的点,这是一支骑兵部队,是人民解放军非常有特色的一支军种。

记者了解到,此次城市行走中所展示的馆藏档案仿真件,已在“光荣之城 人民城市——庆祝上海解放 75 周年红色档案文献展”中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展览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中共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借助档案文献、图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回顾上海解放的壮阔历史, 展现新上海建设和发展的光辉历程,体现上海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

用脚步探访红色景点

在一江一河之处

见证1949大上海的波澜壮阔的同时

市民朋友不妨走进市档案馆

沉浸式感受这座光荣之城、人民城市

展览信息

“光荣之城 人民城市——

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红色档案文献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点:上海市档案馆(浦东新区前程路811号)

展期:2024年5月24日至2024年7月31日

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个人参观:通过“档案春秋”微信号预约参观

团队预约:致电38429688转1101分机

记者:何娉

编辑:何娉

资料来源:档案春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