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好时节,红薯种植忙。眼下正是红薯栽种的黄金时节,连日来,沿河自治县黑水镇各村(社区)抢抓有利天气,全面开展红薯移栽,增添乡村振兴“薯光”。

近日,笔者来到黑水镇凉村村红薯移栽现场,只见工人们正冒着小雨在起垄、打孔、栽苗、覆膜、培土,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垄垄薯苗栽种得错落有致,生机盎然。

“我们在这里已经务工十多天了,老板对我们不错,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点零用钱。”工人侯彩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薯种植基地。

据该基地负责人田茂禄介绍,阴雨天气移栽红薯能有效提高红薯成活率。每天有50余人在基地进行移栽,现在移栽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11月中旬能开挖收割。

“窝距是15到18公分,行距在18到20公分,要斜着插入,上面只保留二到三片叶子。”为提高红薯品质产量,该镇还成立了红薯专班,主要负责全镇红薯产业发展全过程技术指导,助力红薯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将红薯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好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薯移栽现场。

“从整土到移栽,整个期间,镇政府农业科技人员经常到基地给我们做技术指导,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有信心发展好这份产业。”田茂绿说。

田茂禄今年规划栽种红苕600亩,其品种为桑薯19,具有“产量高淀粉髙”双高属性。年初,他与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合同,红薯成熟后,公司将以每斤0.5元的保底价回收。基地覆盖了该镇侯家、斜岩、凉村和桂家4个村寨,截至目前,基地劳务支出十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村发展的600亩红苕产业,现正在进行覆膜、起垄和移栽等,有效带动了当地及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此外,我村还发展有柑橘250亩、红心蜜柚50亩、油菜300亩,我们有信心把各项产业做强做大。”凉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年华说。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黑水镇立足土地资源,按照“统一产业规划、统一产品研发、统一政策支持、统一技能培训、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动红薯产业发展,将小红薯做成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图/文 罗福成、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