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7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26日中午,中方高层抵达首尔机场。

上一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已经是2019年12月的事情了,时隔4年半后重启,外界普遍认为此次领导人会议对三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重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日韩的全部期望未必会得到中方的同意……

一、意义重大的领导人会议

5月26日至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首尔举行,目前中日领导人均已抵达首尔。

中日韩合作机制开始于1999年,但在2019年12月之后,核心部分即领导人会议就陷入了停摆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如此,离不开近年来美国在东亚地区煽动冲突对抗的因素。在美方的干扰下,中日韩关系一度处于紧绷状态。

然而,从现实来看,“抱大腿”的行为并没有让日韩两国“走上巅峰”,反而在国际上一再闹出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下旬,日元汇率暴跌,一度跌至1美元兑160日元区间,创下34年来的新低,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近年来日本经济颓靡,导致外界对日元的信心大减,因而导致“抛售日元”的动向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韩国,为申请世博会,尹锡悦政府大搞“价值观外交”,疯狂向欧美示好,结果最终仅仅得到了29票的支持,导致韩国民众都自嘲“丢人丢到家了”。

韩国的申博失败也表明韩国已经被推向国际舞台的边缘地带,国家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

在种种打击之下,日韩或许也意识到当前的窘境,于是他们选择了回过头来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中日韩三国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并且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日韩也应该能够意识到,坚持与中国对抗是走不长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4年5个月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释放出三国合作重回正轨的积极信号,对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26日中午,中方高层抵达首尔城南机场,现场铺设红毯、列兵护卫,韩国政府高级官员到机场迎接,如此规格足见韩方对此次会晤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下午,中方高层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尹锡悦表示,韩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如既往坚定致力于发展韩中关系。

据路透社报道,“中韩同意启动外交安全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晚上,中方高层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中方要求日本在台湾问题上重信守诺。

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所确定的立场,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日本外务省某官员称,中日韩之间的确存在较多分歧,但“通过进行对话以避免对抗是总有意义的”。

这其实也暗示了此次会议可能的结果……

二、中韩的合作与分歧

韩方如此迫切地与中方举行会谈,主要是有两方面的需求,一是经济,二是政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方面,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与中国的关系好坏,对韩国经济有重要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弱势复苏,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优势,韩国更需要通过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来保障自身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治方面,近段时间以来,尹锡悦的支持率低迷,韩国民众对政府的外交成果存在不满情绪。

在这一背景下,与中国改善关系、促成外交成果,对挽回国民信任有莫大助益,很可能提高尹锡悦的支持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当前的中美关系处于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而作为美国的“朋友”,韩方此举或许还有缓和中美关系的意图。

韩国国立外交院院长朴喆熙就表示,此次中日韩会议将成为一个“良好的平台”,不仅有利于缓和区域内对立,而且能够为缓和中美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东北亚战略研究专家笪志刚也认为,此次会议的积极意义和现实影响将超越三国关系本身。

然而,在种种积极猜测的背后,有些问题或分歧恐怕还是难以调和的。

就中韩而言,韩国在中美之间如何抉择,以及半岛问题的未来,都是值得关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韩国的“亲美”倾向非常明显,短时间内似乎看不到转变的可能。

但中美之间,无论是在台湾问题、乌克兰问题、巴以问题上,还是经济贸易往来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矛盾。

那么在美方的牵制下,尹锡悦政府是否有能力完全遵循自己的利益需求与中方展开合作,令人遐想。

正如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网站所说,“如何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抓住机会改善对华关系,对尹锡悦政府而言是一场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就是韩国作为当事方的半岛问题。

3月底,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就对朝制裁进行表决,中方投出弃权票,俄罗斯投出否决票。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解释称,十几年来的严厉制裁给朝鲜的人道民生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对立。

中方认为,一味加大制裁、强调施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中方呼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美韩两国却“我行我素”,坚持与朝鲜正面“硬刚”。

据央视新闻26日消息,朝鲜国防省宣称,由于美韩对朝进行无人机空中侦察、韩国军舰频频侵犯朝鲜海上边界线、韩国在朝韩边境散布反朝宣传单等挑衅行为,朝鲜将采取攻势应对。

朝鲜最高军事领导层向军队下达指示,称一旦朝鲜的主权和安全利益受到侵害,朝鲜军队将立即采取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局势下,中韩之间的对话恐怕难以完全避开半岛问题,但双方的主张恐怕都难以发生改变。

三、中日的合作与分歧

日方此次向中国表现善意,原因与韩国应该相差无几。

一方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中日贸易额更是高达3623亿美元,经贸关系可谓是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日元贬值趋势加剧,不仅意味着日本国力衰落,也加重了日本企业和消费者的压力,因而日方急需挽救经济。

与中国加深合作自然是一个好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近段时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率也呈现低迷,急切地需要达成一些成果来挽回民心。

然而与韩国的情况相似,日本想要和中国搞好关系,背后却依旧被美国的阴影所笼罩,这就意味着中日之间必然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和矛盾。

对此,东日本国际大学教授西园寺一晃则称,存在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坚持以友好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注意避免激化矛盾,就可以有效管控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言之,只谈能谈的议题,例如经贸合作;某些明知道谈不拢的议题,就尽量不要摆到谈判桌上。

但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避不开的。

日本与中国加深经济合作,进出口是一个逃不过的话题,然而就在这月中旬,日本政府相关人士称,中国从5月起停止了日本境内水产品出口企业所有加工和保管等设施的注册效力。

这也意味着,日本的水产品对华出口将受到重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方之所以有这样的举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排放大量核污染水入海,这是我国国民难以接受的。

在26日晚的中日领导人会面中,中方再次指出,中方是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高度关切。

中方希望日方能够认真对待国内外关切,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日方却并没有予以正面明确回应,只同意“在既有进展基础上继续推进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相关磋商对话”。

这一表态也侧面反映,中日双方在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的矛盾依旧难以得到处理和解决。

那么日方想要促进对华出口,中方的态度想来也不会过于和善。

总的来看,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应该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所说,此次会议探讨的重点在促进人员往来、推动经贸合作发展、解决卫生和老龄化问题等方面。

笪志刚也表示,“国家之间的交往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在东亚这片土地上,中日韩三国的“恩怨”纠缠多年,分歧与矛盾几乎从未远离过,但交往与合作也并未彻底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笪志刚说:“有分歧不可怕,找到规避方法就行。共同克服困难、稳步向前,才是中日韩一贯的发展规律。”

在地区冲突频频爆发的当下,但愿这一次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能够呈现出积极效果,促进三国关系重回正轨,为世界各国做出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