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除了头痛、头晕等常见症状,高血压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高血压人群如何识别脑梗前兆,以及如何预防脑梗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了解一下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小觑,长期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脑梗、冠心病、肾衰竭等多种严重疾病。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达3.30亿,其中高血压患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达到2.45亿。这一数据来源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

另外,研究还发现,在中国18岁以上的成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7.9%,而控制率却非常低,仅有16.8%。这一现象令人担忧,因为高血压的控制率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保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专家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血压导致脑梗塞,这不是危言耸听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在所有导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无疑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高血压导致脑梗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逐渐受损,血管内壁变得不光滑,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堵塞脑血管,就会导致脑梗塞。此外,高血压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一步加剧血管损伤,增加脑梗塞的发生概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血压人群警惕,若有3个异常迹象,可能是脑梗前兆

脑梗塞虽然发病急骤,但是大约70%的脑梗塞病人事前多多少少都有些前期症状,也就是脑梗塞的先兆,它常在发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前出现。人们如能在事前注意到这些先兆,脑梗塞往往可以制止,至少也可以减少它的危害程度。

一、突然出现眩晕感

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感到眩晕,甚至出现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症状,一定要警惕脑梗的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脑干、小脑等部位出现了供血不足的情况,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引起的。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出现这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避免脑梗的发生。

二、突然出现言语不清

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言语不清、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也要警惕脑梗的发生。这很可能是由于大脑中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出现了缺血缺氧的情况,导致脑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三、突然出现视力障碍

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视力障碍,如视力模糊、眼前发黑等症状,也要警惕脑梗的发生。这很可能是由于大脑中负责视觉功能的区域出现了缺血缺氧的情况,导致脑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血压患者必看:如何通过四点降低脑梗发病率

据统计,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的几率远高于正常人群。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才能降低脑梗发病率呢?

一、了解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现象。高血压会导致血管损伤,增加脑梗等疾病的风险。要降低脑梗发病率,首先需要控制血压。

二、合理饮食

1. 限制盐分摄入: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6克。

2. 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钾离子有助于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绿叶蔬菜、豆类和根茎类蔬菜是钾的较好来源。

3. 减少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加重血管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建议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等。

三、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功能,从而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四、定期服药

高血压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研究表明,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可以显著降低脑梗发病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高血压患者要降低脑梗发病率,需要做到以上四点。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服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脑梗风险。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切勿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