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家印曾经“最后底牌”恒大汽车,有动作了。

作者 |萧风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许家印曾经“最后底牌”恒大汽车,有动作了。

投资家网获悉,长期沉沦的恒大汽车突然传来两大“利好”。一个是,竟然有“神秘”买家想收购恒大汽车约29%股权;另一个是,5月27日,该公司在港交所恢复买卖。正是市场传出“恒大汽车找到接盘侠”的消息,促使它们复牌暴涨86.84%,市值76.99亿港元。

虽然,恒大汽车复牌暴涨,可这家公司距离超7800亿港元市值巅峰,已灰飞烟灭7700亿港元,仍处漩涡之中。“神奇”的是,当外界以为恒大汽车会随着许家印“翻车”退出历史,它们又找到了“救星”,其“玄幻”程度,恐怕只有“下周回国”贾跃亭的FF能比肩了。

“恒大汽车,已开启一段扑朔迷离的造车玄幻之旅。”

许家印“翻车”后,恒大汽车第一次“赢了”。

这颗媒体眼中的“新能源大雷”再次被资本捧到手心。5月26日,恒大汽车趁外界休息悄悄发了份公告。内容大概是,有“神秘”买家要资助恒大汽车,让们坚强活下去。恒大汽车表示,“待订立买卖协议后并在其条款及条件的规限下,约29.0%的股权将被收购。”

恒大汽车公告是周末发的,但还是引发了业内极大轰动。一是,恒大汽车深陷漩涡,它们曾是许家印“翻车”前的“最后底牌”;二是,恒大汽车“停产停工”面临经营困境,且飞掉了一单中东土豪5亿美元的“救命钱”;三是,恒大汽车股价残破不堪,市值蒸发殆尽。

试想这么一家造车公司,还有人愿意接盘?也是无比“玄幻”了。

而恒大汽车诞生的历史,与许家印的“谋划”有很大关系。2014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元年”。这一年新能源行业出现两位“旷世奇才”。一位是主张“生态化反”跑到美国成立FF的贾跃亭;一位是“宇宙奇点”要把新能源造车扑向美国、日本的前360副总裁沈海寅。

二人“隔海相望”,凭借一己之力拉开了资本疯狂入局造车新势力的开端。看到“老友”贾跃亭造车,“足球达人”许家印也“谋划”起了造车事业,成立恒大汽车早期雏形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公司有了,许家印未急忙施工,他决定“先观察观察”。

许家印在“观察”什么?自然是贾跃亭的造车进度。他想看看,FF会造出什么样的车,并为自己的造车事业提供参考。许家印等啊等,等到恒大暴雷前夜,都未见贾跃亭的车。

反观贾跃亭,用“FF需要融资,才能造车”为由,从“老友”许家印身上薅走了一笔融资。2018年,恒大健康公告称,“以67.467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权,通过时颖公司持有FF公司45%股权,跃升第一大股东。”吹响了许家印全面进攻新能源的号角。

2019年,兴奋的许家印,拉着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召开了“国能93车型量产下线仪式”。他在仪式上向外界大胆披露了,恒大造车计划。由此成为“风云人物”。

不知道,贾跃亭是怎么跟许家印讲故事的,2019年之后,许家印彻底魔怔了。

2020年,恒大健康更名恒大汽车。许家印画了一张巨饼。他说,“恒大汽车要实施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在中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协同研发,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

如此豪情壮志,让全球资本陷入癫狂。有趣的是,许家印画饼那年,他的“老友”贾跃亭,利用美国法律漏洞,完成了一波“神操作”。在合法合规状态下,巧妙的将30亿美元债务,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的方式转换成了FF的股权,把潜藏大雷债权人弄成了FF的股东。

大洋彼岸的许家印,沉浸在巨饼里,全球资本很买账,2021年缔造了恒大汽车超7800亿港元市值巅峰。然而,恒大积压的债务以及怨气直冲九霄的债权人,此刻埋下隐患。

债权人不给许家印任何“喘息”机会,经历市值巅峰的恒大汽车当年股价就崩了,恒大暴雷,供应商发难。更有趣的是,许家印麻烦来了,安抚好债权人的贾跃亭倍感轻松,把30亿美元债务化于无形的他,带领FF借助SPAC登陆美股IPO,再一次站上全球创业“神坛”。

2022年,跟债权人扛了一年的许家印扛不住了,恒大相关业务雷声滚滚。他在干什么呢?用“摆烂”的方式强迫债权人“二选一”。其中有一点是“模仿”贾跃亭,债转股。彼时,许家印计划,“用恒大的债务去换恒大汽车的股权,只要债权人同意,他就高枕无忧了。”

实际上,恒大汽车与FF有所不同。恒大汽车两年亏掉989亿元,总资产1152亿元,却背负了1839亿元债务。也就是说,恒大汽车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债权人转移过去是接盘“垃圾资产”与负债。FF不一样,债权人转移成FF股东,可以做个IPO回本的“美梦”。

许家印估计发现了“谋划”漏洞百出,他选择了以继续坑恒大为代价的“补救”,将恒大汽车47个非汽车项目用2元“友情价”卖给恒大,想把恒大汽车包装成“优质资产”。

里面有个问题,债权人不傻。恒大汽车入不敷出,市值破烂不堪,债转股意义在哪?于是许家印想到了他在海外的其他“老友”,意图用中东土豪的5亿美元融资拉升资金盘。

“新股东进来,老股东就有退的希望。”可惜,许家印“壮志未酬”先“翻车”了。

其实,接下来的故事就跟许家印没关系了,余波仍在影响恒大汽车。

恒大汽车也不客气,一直在等中东土豪的5亿美元融资。中东土豪也不客气,说不投就不投了。似乎没毛病,钱是许家印拉来的,他“翻车”了,钱肯定就跟着一起“消失”了。

由于市场存在诸多“利空”,恒大汽车阶段性停牌,保留几十亿港元股价,作为未来谈判筹码。经营上,恒大汽车如履薄冰,闯入新能源行业几年累计巨亏超1100亿元。前面提到,许家印包装恒大汽车玩了一出大瘦身,使其拥有的1152亿元资产降到348.51亿元,负债随即下降,由1839亿元降到725.43亿元,需要注意的是,恒大汽车未改变资不抵债困局。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恒大汽车累计交付超1389台车,卖的十分艰辛。股价、经营、债务、销量,恒大汽车基本没有一项不存在风险。“玄幻”的是,危机重重有人买单?

周末,恒大汽车的公告里披露,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9%的31.45亿股,将即时被收购。说明,潜在买家老早就跟恒大汽车达成合作。不过,潜在买家是谁,很是“神秘”。恒大汽车算是豁出去了,直接抛售29%股权跟卖身无差别了,仿佛“谁管公司不重要,有钱就行。”

最令人佩服的是,“神秘”买家,敢给恒大汽车接盘,实在太“玄幻”了。但是反过来想想,那些接盘FF的是“玄幻中修仙”。恒大汽车只能算没钱,至少造车、卖车。FF呢?“一车未造,交付11台,召回11台,有人质疑11台假数据。”贾跃亭的造车之旅驶入幽冥。

受“神秘”买家接盘“利好”提振,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获得久违的关注,截至港股收盘,公司股价暴涨86.84%,市值76.99亿港元,总算给持续被套的股民,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