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一旦爆发,什么才是决定胜负的最根本因素?

地球上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明白,核武的威慑作用要远远大于实战,除非是拆家不过了,否则谁都不敢冒着同归于尽的风险使用核武。

所以常规作战才是现代战争的普遍“打开方式”,能够拥有“常规毁灭”能力的国家才是王者。

对于中国来说,如今有一项极为强悍的能力,一旦完全释放出来,除非是爆发核战争,否则,没有任何国家敢说击败中国,包括美国。

这是什么能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

俄乌战争开打以来,人们发现,在战场中出尽风头的不是俄罗斯的坦克,不是乌克兰的导弹,而是双方的无人机

俄乌双方都把目光聚焦到这种成本低廉的“武器”上,将民用无人机稍加改装,就成了战场上的利器,哪怕是传统的四轴无人机,只要加装简易控制器,就可以用来投弹或是为炮兵校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FPV(第一视角无人机),操作者通过VR眼镜获得无人机的第一视角,犹如是自己在驾驶飞机飞行,这本来是一款航天爱好者获得飞行体验的“玩具”,但用在战场上,就成了神出鬼没的突袭利器。

它可以灵活的躲避障碍,在狭窄的通道内飞行,只要加装上弹药,就是防不胜防的武器,无论是单兵目标、装甲车,还是炮兵阵地、弹药库,在FPV的“关照”下,都会被瞬间袭击。

这种作战方式很快引起俄乌的注意,开始大量使用无人机,特别是一些自杀式无人机,屡屡摧毁对方重要目标,从防空导弹阵地到发电站,在实战中都有被无人机成功袭击的战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同时,由于双方都是由操作者“直连控制”无人机,所以控制范围有限,一般也就十几公里,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破绽,一方可以跟踪无人机找到操作者的位置,然后进行定点清除。

所以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作战虽然打得热闹,但怎么看都有些“初级”,一些真正军用的察打一体无人机、预警无人机很少出现,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都不具备大规模生产高级无人机的能力,包括俄罗斯,还要从伊朗进口。

实际上,无人机的“宗师级”玩家是中国,一旦开战,会出动查打一体无人机、预警无人机等机型协同作战,对地面目标发动攻击,这些无人机由卫星通信来控制,或者将侦察预警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实现对机群的远程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是机群?因为中国有足够多的无人机作为支撑,妥妥的“量大管饱”,在一个控制通道的上限之内,可以同时出动几百架甚至上千架无人机,这种蜂群般的空中力量,可以将对方彻底淹没在火力之中。

由于是通过中继无人机实施控制,操作者可能远在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之外,对方在根本没见到“活人”之前,就已经“game over”了。

更为可怕的是,无人机机群可以在“AI”算法的加持下,相互之间共享侦查数据,对于设定好的目标,机群会自动进行搜索攻击,同时绘制出该地区的3D地图,这种无人机战术,对于对方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但如果想成为无人机的“高级玩家”,是要有前提条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为何能成为“高级玩家”?

以俄乌战场上著名的“小摩托”自杀式无人机,也就是shehed-136攻击型无人机为例,使用的是摩托车上的发动机,机身采用铝合金,外壳是塑料的,螺旋桨是木头的,再加上50公斤炸药,使用格罗纳斯卫星定位系统导航,伊朗卖给俄罗斯大概要2到5万美元。

如果让中国来制造呢?普通的摩托车发动机早已是白菜价,况且还有数不清的二手货,做自杀式无人机最划算,塑料、木头这些原材料的成本简直可以忽略,陀螺仪也没多少钱,整个下来成本最多几千元人民币。

就算是卖1万美元,那也是血赚,如果是规模化生产,成本还可以再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54%,铝产量占59%,煤炭产量占世界50%,新能源车产量占世界60%,造船完工量占世界50%,光伏产能占世界80%,锂电池出货量占世界90%,就连服装的产量,也占到世界的一半以上。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到现在已经连续13年稳坐头把交椅,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30%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吊打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还不是终点,中国制造业正在进行深刻而彻底的产业升级转型,一大批高科技、面向未来的产业方兴未艾,这些新兴的制造业将衍生出更为庞大的产业链,中国制造的规模远远没有封顶。

这样的工业产能,如果是在战争爆发时,有多恐怖?

二战前,美国的工业产能占到世界的38%左右,二战期间更是达到了50%左右,当时美国的制造业,毫无悬念的领先全球,正是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工业基础,才支撑着美国在二战后期取得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的中国如果遇到战争,可以迅速将相当一部分产能用于军事,仍以无人机为例,估计一两年之内就能造出上亿架,而成本只有几千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也就是几百亿,对比中国目前接近18万亿美元的GDP,根本不算什么。

无论哪一个国家,面对上亿架无人机恐怕都会感到绝望,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基础就是工业制造能力,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并且很多门类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只要中国愿意,支撑战争的一切物质都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核武,美国再无反制武器

很多人会说美国的武器装备要更先进,中国即便在数量上胜出,军工科技也会限制中国的实力。

的确,美国的科技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世界第一,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海湾战争,让世界见识了美军的强大。

无数专家在战前预测,伊拉克能够和美国扳扳手腕,就连萨达姆本人也是信心满满,结果在美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之下,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伊拉克的百万雄师就土崩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怕就连美国自己都没想到,会取得这样的战果,而当时的中国,军事力量全方位落后于美国,特别是科技层面,人家要领先至少40年,装备上存在着两代的代际差距。

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迎头赶上,空军方面,从歼7、歼8,到歼10、歼16,再到今天的五代机歼20、歼35,中国用了20年时间,基本抹平了双方的差距。

海军更是发展迅猛的军种,除了世所瞩目的三航母,055大驱,075两栖攻击舰都跨入世界先进舰艇行列,军舰“下饺子”的速度让很多国家羡慕不已,而更多新一代舰艇的研制工作从没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军从69式坦克到98式坦克,再到如今的99式主战坦克,单兵装备也在不断升级,而各类导弹应有尽有,从弹道导弹到高超音速导弹,从洲际导弹到反舰导弹,中国的导弹世界闻名。

中国的迅速发展自然引起了美国的重点关照,从奥巴马时代开始,“重返亚太”成为美国的战略,用尽一切手段围堵打压中国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贸易战、经济战、科技战、舆论战,只要能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持续发力,是最让美国感到焦虑的,这也是美国竭尽全力想要遏制的领域,无论是芯片制裁还是不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都是为了给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制造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美国怎么也没想到,正是这样的围追堵截,反而倒逼中国不断实现科技突破,航空航天领域的空间站、嫦娥工程、火星探测接连刺激美国的神经,福建舰、无人机、超高音速导弹等一大批科技含量十足的军事装备更让美国担忧。

而真正让美国最感到忌惮的,还是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现在是和平时期,我们的目标就是赚钱,可一旦爆发战争,中国的工业产能将开足马力支援前线,所有在战场上消耗的装备,都能在第一时间补齐,试问,全世界谁能耗得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制造业早就被自己给玩死了,在“里根经济学”的带动下,产业都转移到了世界各地,产业空心化让美国彻底丧失了工业的增量优势,仅靠存量,他拿什么来支撑一场全面战争?

二战时,美国仅用72小时就修好了受到重创的约克城号航母,而如今的华盛顿号航母,仅是轻微撞击,就修了7年时间。

不仅如此,美国现在更是寻求将军舰的维护维修都交给其他国家,这样的工业能力,怎么可能在军事上反制中国?

中国以强大的工业制造为基础的“常规毁灭”能力,是最让美国忌惮的,恐怕今后也只有核武才能让美国找到安全感,只不过中国也是有核国家,虽然不多,但绝对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袭杀or被反杀:无人机成为俄乌大战奇兵》 解放军报:《无人机指挥控制通信方式日益多元,作战呈现新动向》 解放军报:《当无人机拥有群体智能》 中国经济时报:《多要素综合优势,支撑中国制造长期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