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陶舜财经

湖北孝感一城管执法人员当街脱掉制服踢踹老人,视频传开以后,每个本分人都能感受到城管的暴力之痛。

暴力施之于本分生活、卖菜养家的老年老实人。他本分得就像你家的叔叔和爷爷。

视频显示,老人拿着青菜试图靠近城管执法人员,被附近一路人拽住。随后,一名城管执法人员脱掉了制服和帽子,上前一脚踹倒了老人。

脱衣服的动作有两个意思,一是城管以为脱了衣服就不再是城管了——其实,在开除之前,脱了狗皮的城管仍是城管。二是脱了衣服更加灵活,减少摩擦力,方便实施暴力。

请记住这个事发地的街道:孝感市孝南区广场街道孝柴中街。

新京报记者核实消息称,实施暴力的城管是劳务派遣人员,目前已被开除。

《陶舜财经》是一个明白人的醒脑媒体,如果只是提供上述信息,那不能代表我们的水平,解析事件发生的动因和发生逻辑,剖析烈火何以冒升,提出彻底根治的建设性意见,才是看我们文章的价值所在。

我们认为,这件事情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这个打人者并非有编制的人员,说透了就是临时工。城管暴力泛滥,毒瘤难除,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用人制度。

一般来讲,都是一些“临时工”身份的城管在马路上干脏活,收缴摊贩的生产资料,殴打流动摊贩,都是他们干的,他们也穿着城管制服,制服就是权力的象征物。

最重要的是,这些临时时,严格讲从法律上是不具备执法权的,有编制的城管才有执法权。所以,通常来讲你会看到,现场都会有至少一名正式编制的城管在场,假模假样地充当“好人”。

这就是为什么在孝感这件恶劣事件中,脱衣城管打了人,现场也有城管在“控制暴力烈度”——别以为他们真是什么好人,他们只是怕闹出人命,只要没有闹出人命,责任都很少蔓延到他们身上。

临时工就是城管的白手套。通过这种方式,基层城管单位的错误,就转嫁给了临时工个人,实现了“金蝉脱壳”。

因为如果闹出了人命,哪怕有编制的城管没有动手,作为共同执法者,他也是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的。

这里面的关系已经讲得很透彻了。接下来就看有关方面想不想根治这个顽疾了。假如想根治,那就必须整体切除临时工队伍,让在编人员上街去做该做的事——打人不是服务人民,为人民服务,那就是真的把人民当衣食父母,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微观地摊经济的服务员。这不仅需要学一点经济理论,学明白老百姓是怎样靠勤劳的双手糊口的,还要把百姓当作自己的长辈和朋友,用尊重和诚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老百姓。

在我看来,所有临时工都是冗员。我可以简要论证一下:公务员队伍,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编制岗位都要经过组织部门的严格审核,逢招必考,这是因为行政本身也是要讲成本的,如果可以无限制地扩充队伍,增加冗员,那么老百姓会被吃穷的。

城管冗员的问题更可怕,吃穷老百姓的蛀虫却对人民作威作福。

各地的城管冗员有多少?2014年新华社报道过一份数据: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城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该市城管协管员人数是正式执法队员的2倍;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的专项调研显示,北京的各类临时执法人员高达20万以上,是正式工的3倍。

现在冗员达到多少了?数据是不是也该公开了?

如今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化解债务,老百姓收入不稳定,供不起那么多冗员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清除冗员不能再拖了。

陶舜财经——你每天的醒脑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