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博宇)5月27日,北京市政协召开"提高养老服务性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主席年度提案办理协商会。市政协委员余立新在座谈交流环节中发言表示,由于老年人年龄段和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极为分散且复杂。对此,余立新建议,精细化养老服务分层与分级。

余立新表示,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机构可提供包括基础照料、社区托养、失能预防及专业照护在内的多层次服务。对于高频且标准化的服务需求,应优化机制、引进优质服务商以提高效率;对于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则应积极培育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机构和人才。同时,鼓励小规模照护组织参与其中。

在余立新看来,要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仔细甄别和分析,尤其是要关注"老老人"群体的特殊需求。通过深入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可制定更加贴合需求的服务计划。同时,各界需要对政府、市场和家庭的能力与责任边界有清晰地认识。在切实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财政负担和市场秩序干扰。

余立新建议,北京市要全面盘点与评价社区内的养老服务资源,了解其优势和短板。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将集约式和分布式布局策略相结合,以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以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核心,推动设施、人员、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并将综合体打造为赋能平台,助力提升家庭成员的照护能力,并推动服务模式的创新。政府还应针对养老产业的独特性提供全方位支持,扶持小规模照护组织的发展,并在设施布局上寻求空间集约与地域分散的平衡。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来降低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进而鼓励其扩大规模并吸引更多养老人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