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博宇)5月27日,北京市政协召开"提高养老服务性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主席年度提案办理协商会。市政协委员刘中在座谈交流环节中发言表示,未来老年人的照护需依靠科技的力量,而科技需要时间培育。刘中建议,政府需要发挥好政策扶植指挥棒的作用。应明确推动老年人照护辅助设施和辅助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落地,通过需求调研和先驱者的研发,将当前养老科技创新可能形成的成果列出清单,对于形成产业化成果的企业给予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植。

刘中表示,在开发老年人需要的科技照护产品时,要以系统调研为依据。专门部门可直接或委托相关研究机构深入到养老院、医院、社区养老驿站和居民家中,细致了解老年人所遇到的各种需求和困难,摸排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每天、每月、每年的需求,科学归类,编制需求清单,启发式地引导出科技创新产品的解决方案。

为普及相关服务产品,刘中建议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在社区普及包括线下的网格化预警救助服务和健康养老服务及线上的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和AI语音机器人等产品的应用,并在征求监护人意见后,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及"老老人"安装监控设备,便于监护人与老人随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