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油轮石脑油泄漏现场,他30多次登轮进舱,完成注氮作业等关键任务。

在氢氟酸槽车泄漏事故现场,他临阵指挥,有效控制危化品泄漏事故。

液化天然气储罐大量泄漏失控,他深入核心区侦察处置,成功排险。

面对一次次险情,他总是逆行冲锋在前,化险为夷。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广西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兼作战训练科科长张敏,以高度的责任心,带领队伍在战场上一次次化险为夷,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对得起人民群众,也要为老百姓做实事!”

湖南湘阴县,走出了许多名将军将领,这里也是张敏的家乡。

小时候,他总在长辈们茶余饭后的对话中,熟知革命英烈、湘籍名将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信仰的种子在张敏的心底悄然扎根。

2001年,怀着奉献青春的满腔热血,张敏加入消防救援队伍。无论是身着“橄榄绿”的昂扬斗志,还是转隶后穿上“火焰蓝”的誓言铿锵,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始终是他不变的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战训业务骨干,在职业生涯中,他始终满怀对事业的崇高热爱和服务群众的满腔热情,参加浓烟、烈火、爆炸、有毒、悬崖等危险环境的灭火救援1100余次,抢救和疏散群众840余人。特别是超强台风“威马逊”抢险救援、“4·16”防城港渝桂化工火灾增援、“4·4”广西玉柴石化火灾、“8·31”兰海高速公路LNG槽车泄漏起火、“12·8”钦州港汽油槽车侧翻起火、“1·19”钦州海豚湾大厦火灾、“5·12”钦州港硫酸储罐泄漏、“8·4”中匀7轮石脑油泄漏、“5·25”兰海高速公路航空煤油罐车泄漏、“4·26”兰海高速公路酒精槽车泄漏、“6·21”兰海高速公路氢氟酸罐车泄漏、“2·18”锦峰海洋重工液化天然气泄漏险情处置等救援任务中不畏生死,挺身而出,为成功排除险情做出突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年如一日不舍昼夜、负重前行,‘灭火救援老专家’的称呼已是大家共同的认识。”在龙泾消防救援站站长贺杰眼中,张敏始终是大家共同学习的榜样。

4月30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广西人民会堂礼堂召开2024年全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张敏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

“永远做冲锋‘第一人’。”这是张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以来身体力行的真实写照。每当危险任务来临,他总是积极响应、冲锋在前,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什么比活着回来更重要!”

“作战训练科是一个‘为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灭火救援职能科室。”作为科室负责人,张敏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880吨石脑油、3000吨级油轮”……2020年8月4日凌晨,钦州市保税港区广明码头“中匀7”轮泵舱发生石脑油泄漏。接到紧急指令抵达现场的张敏发现,每一个字眼都触目惊心。

“泵舱、机舱内部充满大量石脑油蒸汽,随时有爆炸危险,严重威胁整个港区储存的数百万吨危化品安全!”短时间内,多方集结,指挥部连夜讨论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专家提出:“把油轮拖带到距离海岸线较远的海域进行处置。”

“在海上处置,一旦发生爆炸燃烧,陆地上的消防救援装备无法发挥作用,严重影响航道安全,并造成大面积海域污染。”

快速估算支队现有消防车辆装备和处置能力后,张敏提出将这颗海上漂浮的“炸弹”转移到偏远的应急码头进行处置。

“必须船舶泄漏的泵舱、机舱进行惰化防爆处理,才能实施拖带作业”。深思熟虑过后,张敏再提一计。经过多方讨论这一建议最终也被专家组认可,并作为处置先决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氮防爆作业是险情处置的核心,国内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借鉴。

“谁上?”难题再次摆在众人面前。

“我来,我们带队进去看看!”作为消防前沿指挥员,张敏先后3次实地勘察,火速调集装备器材到附近的兴港消防站前置备勤,进行2轮远程供水、供液测试,是登轮进舱的不二人选。

从拖轮靠近到管道预设,从打开注氮口至封闭舱口,从注氮量和流速的把控到数据的研判,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万无一失。

张敏连夜查资料、看案例、询专家,设计定制高压软管、PVC管、消防水带、定制钢管等13种不同材质和口径的管道进行注氮测试,先后120余次不断测试、论证可行性,最终确定处置方案。

8月10日午夜,张敏和战友们组成“敢死队”,登轮进行“零距离”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时8分,注氮开始。黑夜里,所有人利用拖轮的船身作为掩体,趴在甲板上。“吁——吁——”四周静寂,只听得见空呼里的呼吸声。此时,豆大的汗珠从他们额头上不断冒出,汗水模糊了面罩目镜,顷刻已全身湿透。

“1分、2分、3分……”时间慢慢过去,张敏每隔1小时就深入船舱内检测氮氧和可燃气体含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危机暂时得到解除,他的眉头始终紧紧皱着。作为行动组里的技术专家和敢死队成员,张敏每一步都在生死边缘徘徊。哪怕鞋底石子摩擦、氮气流速过快、管道的抖动等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产生致命一击。

“险情解除!”好消息传来。为了这一刻,张敏连续12天废寝忘食、奋战在一线,忍受晕船呕吐登轮进舱作业、检测30多次。

彼时又逢女儿四岁生日,他无暇顾及。“生日快乐,爸爸忙完就回去再给你庆祝。”放下电话,泪水从这个硬汉眼中夺眶而出。

从测试论证到登轮注氮作业,从船舶靠泊、油品过驳到清舱处理,张敏为成功排除这起钦州港建港以来最大的海上危化品泄漏险情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身制服,一句誓言!”

“穿上这身制服,我们就要对得起人民群众,从严带训,律己律人。”生与死的考验中镌刻使命,张敏一丝不苟的作风感染着每一名消防指战员。

钦州港区是全国重点石化产业集中区,各类危化品储量达数百万吨,张敏深入每家石化企业、仓储、码头进行调查、摸排,足迹遍布每一处装置、每一个储罐,按“一厂一册”“一情一册”的原则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每年开展车辆装备测试和实战演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敏刻苦钻研业务,对每一辆消防车、每一件装备器材都如数家珍。他牵头组建钦州重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等6支专业队伍,研究制定各类化工装置、储罐和危化品运输事故等应急处置操法23项,创新改良合成操法11项,编制化工灭火救援训练教程2册。他牵头组织研发VR虚拟仿真培训演练系统、指挥员战术战法培训考核系统、多级多角色仿真演练系统等5项信息化练兵系统。

通过一项项创新举措,张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次又一次地推进了灭火战斗力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敏负责组织每年的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消防安保,20多次带队圆满完成国家消防救援局、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联合作战演练、应急拉动等大型演训任务,多次获得总队数字化预案等业务评比第一名,2020年和2023年获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壮鹰竞桂”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指挥长岗位第一名,带领队伍多次取得总队比武竞赛前列名次。

“在生活上,他像一个老大哥,关心关爱基层的指战员,会了解基层各项困难并给予帮助,同时也是个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的人。”越州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刘仁超说。

“遇到危险的时刻,你为什么总会冲在最前?”众人不解。

“哪里有需要,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我。”张敏说,“希望为人民群众多干点实事。”

作者:赖昕

图片:钦州消防全媒体中心

审核: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