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悄悄的黎明过后,海淀小升初今天迎来重大利好——一派学位大幅增加,尤其是名校教育集团派位计划增幅显著。

据了解,今年海淀小升初人数预计3.2万人,比去年增加5000人。这也意味着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供给压力已传导至中学,特别是初中学段。

响应阳光招生,海淀主动作为。接下来,海淀将着眼于未来10年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加强区级统筹,进行预期引导。

看过一派计划后,京教君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今年一派机会增多了,而且还多了不止一星半点。经过与去年招生计划和区域进行对比,京教君梳理出2024年海淀小升初四大变化:

参加一派学校数量增加。今年招生公办初中校总数从去年的71所增至76所。其中,新增首师大附中科学城学校(新建校);十一学校北校区首次加入一派,且面向全区;新增4所借址办学学校,分别是一零一双榆树校区、十一龙樾实验、上地实验、十一晋元。此外,育鸿学校2024年不参与一派计划。

一派名额大幅增加,多所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派位计划名额有变(具体变化详见下表)。和去年相比,今年海淀小升初全区派位计划大幅增加,增幅近15%(去年7135人,今年8190人)。

名校及名校教育集团校名额大量增加。名额增加最多的是十一学校,由原先的50人增至150人,十一北校区300人全部进入派位。值得关注的是,为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和供给,十一、一零一、首师附等多个教育集团校一派名额增加。

新增4所借址办学学校,借址办学成为一大亮点。圈内人士表示,此种招生方式相当于增加了学位供给,扩充了优质学位,有助于缓解热点区域升学压力,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都是超级利好。

海淀区教委提醒家长,家长们对于小升初要有一个合理预期,充分利用好一派的机会,理性填报,不要把小升初进入理想学校作为唯一通道——未来中招的1+3、校额到校、集团内直升等政策都是很好的升学渠道。接下来“二派”的学位数量也将扩容,合理增加学位。请家长们关注相关变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填报计算机派位入学志愿。

一派计划大幅增加千余个
多所名校集团校扩招

海淀将进一步发挥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优势,推进扩优提质,在集团内部调配、共享办学资源,化解高峰学段、热点区域学位供需矛盾。

据不完全统计,多所名校一派计划大幅增加:

十一学校教育集团

  • 十一学校,50个增至150个

  • 十一晋元,60个增至200个,其中80个在十一晋元(区域一、四),120个借址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面向全区)

  • 十一龙樾,借址十一未来城学校,初中部增加120个学位

  • 今年新增的十一学校北校区,面向全区招生300人

  • 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学校,从45增至90个

一零一中教育集团

  • 一零一双榆树,借址一零一矿大,增加80个学位

  • 一零一温泉,从去年的160个增至200个

首师大附中教育集团

  • 首师大附中一分校,从去年的30个增至50个

  • 首师大附中北校区,从100个增至200个

  • 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从20个增至100个

  • 首师大附中科学城学校今年首次招生,增40个学位(面向区域五)

此外:

  • 人大附中二分校从去年的80个增至100个

  • 二十中学新都校区从去年的140个增至180个

  • 农大附中从去年的60个增至100个

  • 海淀实验中学从160个增至180个

  • 北外附中从去年30个增至40个

  • 交大附中东校区从60个增至80个

  • 北医附中从30个增至6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业人士指出,海淀进一步发挥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优势,推进扩优提质,通过在集团内部调配、共享办学资源,化解高峰学段、热点区域学位供需矛盾,从而缓解海淀老百姓的升学压力。

南生北引、海生外引
进一步
优化调整派位区域划分

值得关注的是,海淀通过南(海淀南部)生北(海淀北部)引,海(淀)生外(区)引,进一步在区内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区域派位范围,从而缓解热点区域压力,化解学位供需矛盾。

今年,面向全区招生的学校数量和招生计划均有增加,参与学校从9所增加至12所,新增了十一北校区、十一龙樾和十一晋元,其它9所面向全区招生学校分别是:十一学校、人大附中分校、一零一中学,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

加大北部地区学位供给,增加北部公办中学寄宿计划,对派位区域范围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强临近学区的协调。比如,有些学校扩大了招生区域:首师附玉泉招生区域为区域三、四,新增区域三招生范围。一零一双榆树面向区域三四五招生210人,此前为区域一三四五(区域一仍有招生,为校借址办学)。

部分学校招生区域缩减:

交大附中招生区域二三四,取消区域一招生。

交大附二分校招生区域二三四,取消区域一招生。

交大附中分校招生区域二三四,取消区域一招生。

建华实验学校区域五,取消区域一招生。

积极与学位相对宽松的远郊区合作办学,借用外区办学空间,增加海淀学位供给。比如,十一晋元借址石景山区的十一石景山实验,上地实验借址昌平的一零一昌平实验等。具体变化一起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多元化入学新方式

寻找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最优解

据了解,今年海淀小升初人数预计3.2万人,比去年增加5000人。新初一的学位缺口压力确实不小,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颇为强烈。

值得关注的是,海淀为增加学位采取的多样化举措,也为未来初中入学增加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比如北部地区中学寄宿计划教育集团化,比如最近学院路学区集团化发展带来的利好,还有将来更多在外区的就学机会,都是未来小升初家长考虑的新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一派计划公布后,小升初家长就可以进行志愿填报了。

据了解,一派包含了登记入学、公办寄宿、民办摇号、按比例直升,4种升学方式,家长可以选择填报1-10个志愿,每个志愿1所学校。

可以说,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给大家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1+3项目校额到校的名额可能会增多,集团直升的范围和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建议家长一方面好好把握名校一派扩招的好机会,另一方面理性选择,不一味攀高,不要志愿扎堆,根据二派学校的情况合理确定一派“冲高”和“保底”的战略。

如何理性填报一派志愿?

建议一家人不妨坐在一起,认真分析一下各种选择的利弊,然后得出一个最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最优解。

多列举出一些考虑要素。比如,孩子适合高压还是宽松环境?学习动力、学习现状如何?上下学通勤时长多少可以接受?

总之,别盲目跟风,一味追求热度。学校好不好,每个人的感受和认知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适应性也不一样,这就和小马过河一样。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尽量避免选择让自己透支的学校,避免长成“空心人”,避免让死读书填满全部生活。要在学习之外的校园生活中多体验、多感受、多玩乐。同时,选择时可以适当地为自己留出上升空间,并不断发展和精进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总之,一个淡定松弛的家庭,一所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学校,一个内驱力十足的孩子,才能勾勒出最好的成长模样。

附:完整版派位计划表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

海淀区2024年

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派位计划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可结合学生所在区域查看以下分区域登记入学招生计划表。(请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淀区2024年公办初中

寄宿学校(班)派位计划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淀区2024年民办初中学校

派位计划表(海淀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淀区2024年民办初中学校

派位计划表(外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海淀教育、京城教育圈,由京城教育圈进行整理及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直播预告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