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适应2025年新制造业发展需要,教育部提出新工科专业建设概念,希望能提前为新型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技术型高端人才。

比如最近五年陆续出台《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通知,扶持各地高校开办新工科专业。

国家定位的新工科专业,应该是以新兴产业为背景,结合产业需要培养技术型人才。所谓的新兴产业包括集成电路、云计算、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

传统工科专业只专注于本领域研究,而新兴工科专业则是以传统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新兴产业需要的各种知识,融合成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扶持的4个“新工科”专业

国家扶持的4个“新工科”专业

国家对于高校设立新工科专业有足够重视和支持,从新兴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学生在选择新兴专业时,必须要以行业发展前景为基础。

只有真正有发展前景的新行业,将来才能创造足量的市场岗位,对应的新工科专业毕业生,才会有大量工作机会。

今天小鱼老师根据行业的发展调查报告,重点为大家推荐以下4个新工科专业,在校期间能学到技能,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高,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

第一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这是属于能源与动力类里面新设专业。这里面涉及到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方面的研究,既涉及到传统能源又涉及到再生能源。

不同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电力类高校可能会侧重于水能和太阳能等方面的利用与开发。部分高校会侧重于传统燃油转化和电能的结合,比如新能源汽车就是典型例子。

还有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等,都是重要发展方向。这类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到电力企业工作,又可以到能源传输与开发企业就业,还能到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这是属于工科电气类里面的新设专业,以电气工程知识为基础,并结合现在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希望能打造出更加智能化的电网系统。

通俗来说,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需要研究电网效率提升和压缩能源传输消耗、降低运行风险、实现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实现信息化管理。

我国正在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教育部希望各地高校开设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希望能将传统电器和当前网络信息进行结合,打通电网和电器类相关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相关的电力类企业工作,也可以到各种电器生产企业工作,比如美的、格力、海尔等企业,研发电器类产品的智能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是属于工科计算机里面新增设的专业,目前仅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教育部对该专业开设的条件较为严格,门槛相对较高。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计算机知识为基础,并交叉融合有自动化、光学等方面知识,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

简单地说,它就是一个能赋予机器人以“大脑”,让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专业。包括VR技术、智能机器人、人机识别等,还有大家熟悉的各种智能穿戴设备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范围特别广泛,在在IT类企业从事人机识别技术、智能机器人研发等工作。制造类企业里面的华为、小米、大疆还有其他智能穿戴设备公司等,每年都会大规模招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个机器人工程专业。该专业经常被设置为控制科学与工程里面的细分专业,属于新兴交叉性学科,包括有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等方面学科的交叉知识。

该专业主要研究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将来能成为机器人设计与开发、调试与维护等方面的人才。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3万套,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比如我们看到各种政务服务中心和商场里面出现的智能助手为群众答疑解惑,酒店里面的送餐机器人,还有工厂里面的工业机器人等,都是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可以到智能制造相关企业从事机器人设计、装调、改造和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必须要指出的是,机器人工程专业分为本科和专科,目前专科阶段的发展势头更猛,主要是以最机电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动化和计算机知识等。

但整体来说,想要在机器人行业闯出一片天地,想要获得高薪,还是要在985高校以及211高校里面就读,从事研发类工作需要拥有研究生学历,这样才能成为顶尖人才,年薪能达到5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