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要求离开红军,毛主席承诺为他书写辉煌。

1936年2月,红军长征抵达黔西北,成功攻占了毕节。按照政策,红军进城后开始进行土改和分财。当他们到达地主周素园家时,周素园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慌,这令红军指导员感到惊讶。

指导员在周素园的书架上发现了很多马列主义的书籍,随便翻开一本,都能看到书上勾勾画画很多,可见周素园已经阅读过很多次。

在召开群众大会时,大家都反映周素园是个好人,为人正直,从未欺压过百姓。带着这些情况和从周素园家查抄的书籍,指导员向政委王震作了汇报。

王震对这样一个“读马列的地主”感到好奇,决定亲自见见这位周老先生。“即使那18个人不去打仗,我也要保护他完成长征。

”周素园出生在清末一个书香门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读书做官,显亲扬名”。因此,在他16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

恰好那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时局的巨大变化让周素园深感自己所学已经难以应付。于是,他开始寻找各种新思想的书籍和报纸,并逐渐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想法。

当时,周素园家中虽有些薄田,但仍需要他教书来补贴家用,自费出洋显然是很困难的。父亲去世后,周素园在政府谋了一份差事,并建议刚刚调任贵州的巡抚林绍年,要着重派遣学生出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的周素园,接受了一项挑战:关闭贵州有名无实的“大学堂”,并要求每个区域筹款派遣一名留日学生。此举引起全省震动,周素园也辞职备考。

同时,贵州铁路矿务总公司成立,周素园被推荐为公司总文案,受到总经理李苾园的器重。虽然李总想保送周素园留日,但周素园选择留在身边,牺牲了留学梦想。

随后,路矿公司停业,周素园创办了贵州第一份日报《黔报》,尽管不赚钱,但他希望提高社会知识水平。这份报纸的内容让一些绅士望而却步,但青年学生却感到“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随着报纸销量的提高,周素园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通过朋友介绍,他结识了进步青年张百麟。第一次见面时,张百麟告诉周素园,报馆只是政党的一部分,有了政党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素园认为张百麟的理想不切实际,毕竟他办报馆已经很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素园与张百麟一同创办《黔报》,张百麟积极寻找援助,并成功组织了“自治学社”。周素园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被张百麟的理想所吸引,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辛亥革命后,张百麟计划组织新武装力量,推翻旧政府,但唐继尧的滇军入黔,导致周素园被迫流亡。十年后,周素园回到贵州担任省政府秘书长,但看到的是满目荒凉和土匪横行。

他决定辞官还乡,闭门读书,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并对共产党和红军有了初步认识。在红军没收他家的东西时,他表现得冷静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军挺进毕节的过程中,王震了解了周素园的情况后,专门询问他是否支持抗日反蒋。周素园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

王震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下令将已抄走的家产归还,并经常到周素园家中进行深入的交谈,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北上抗日的重要性。

在贵州地下党的帮助下,王震决定以当地的革命力量为基础,组建抗日救国军,并邀请周素园担任救国军司令员。周素园欣然接受,并在自家门前挂出了抗日救国军的牌子。

很快,散落在山林中的反蒋抗日队伍纷纷归队,周素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织起了一支千余人的队伍。除了这个,周素园还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团结广大群众和开明人士一起抗日。

任弼时、贺龙等人知道周素园和云南地方实力派有联系,便请他给龙云、孙渡等人写信,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劝说他们不要和红军作对。

收到信后,龙云、孙渡等人按兵不动,让红军能够集中精力对付其他敌人,并在毕节得到休整。二十多天后,红军即将撤离毕节继续长征,贺龙特地召集军团首长,开会研究如何安置周素园。

考虑到周素园年纪大,身体不好,萧克提议给他一些黄金、银元作为安置费,去香港或者昆明做个寓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龙与周素园的故事,令人动容。当红军首长提议让周素园离开红军,他坚定地表示:“我死也要死在红军里。”贺龙深受感动,决定即使牺牲18个战士,也要抬着他长征,生死与共。

然而,长征之路艰难险阻,贺龙、任弼时等领导宁肯自己不吃不穿,也要保证周素园的需要,几乎总是抬着周素园走。

在乌蒙山中,他们决定让周素园赴香港暂住一段时间,等红军处境好些,再欢迎他回到红军队伍。这个故事展示了红军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让人深深感受到红军的英勇和伟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晚年周素园王震奉命再次找到周素园,劝说他离开眼下这危险的境地。但周素园坚决不肯,再次表达了“死也要死在红军里”的决心。

此后,周素园时而坐滑杆,时而骑马,时而在战士的搀扶下步行,爬过了雪山,穿越了森林,渡过了金沙江,终于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朱德、刘伯承等人。

为了照顾周素园,贺龙、任弼时等人请他随朱德走在前面,并给他派了勤务兵。在部队抵达甘孜休整时,朱德特地去看望周素园,谈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和部队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