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是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博物馆里收集了不同年代、各种类别的文物,尤其是一些最新考古发现,是了解一地历史文化的主要窗口。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承载着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也成为“文化游”的重要内容,山西的一些博物馆更成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的打卡地。

山西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供图

山西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山西博物院凝聚了山西乃至黄河中游、中国北方百万年历史发展与文化积淀之精华,成为展示山西厚重历史的文化品牌。

“来山西,一定要到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已经成为游客山西之行的第一站。鸟尊、鸮卣、兽形觥、龙形觥等网红文物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近年来,山西博物院不断推出精品展览,包括“晋魂”基本陈列展、瑞相重光——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五重宝函特展、“壁上万千——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特展等,同时,举办各种文教活动,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断增强,山西博物院知名度大幅提升。据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介绍,五一期间,山西博物院共接待游客13万多人次。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于2023年12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该馆基于北齐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和展示而建,保存有北齐时期壁画300余平方米。这些壁画不仅是当时最高绘画水平的代表作品,还全方位生动再现了北齐时期独特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实证了古晋阳“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的历史地位,是“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电子互动屏。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还利用数字技术,充分展现千年壁画的绚丽华彩。站在封土堆旁、借助4KVR眼镜,观众可穿越到徐显秀墓遗址中,一睹墓葬全貌,1400余年前北齐贵族的显赫威仪与奢华生活尽展眼前。展厅内,徐显秀墓正面北壁的“夫妇宴饮图”被搬上互动投影墙,只要拨动琴弦,就可以与画中乐伎共弹一曲。“多媒体、文字以及文物之间的融合,让来到北齐壁画博物馆的人们,有沉浸式体验、有互动、有参与感。”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对记者说。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观众游览热情不减。据了解,许多游客从北京、福建,甚至从国外来到这里,只为一睹千年壁画的风采。由于线上预约量大,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每天为外地游客预留了一二百张线下票。

运城博物馆

运城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大河之东”为主题,取意于运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由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地灵人杰、土木华章、条山风云等6个历史专题展组成。总分馆藏品共计138914件,其中文物藏品136188件,文物藏品中珍贵文物共计2033件,涵盖了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及当代印证河东历史文化发展的各类实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城博物馆“镇馆之宝”彩陶盆。

“我是第一次来运城博物馆,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十分丰富,只看一次是看不精的。”五一期间,来自西安的退休教师杨女士对记者说。据了解,从2023年5月16日至12月底,运城博物馆(总馆)共接待参观观众556744余人次,开展“云游博物馆”等新浪微博直播64场。运城博物馆充分发挥馆藏文物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对馆藏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举办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把博物馆打造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来运城博物馆,你可以聆听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等传说故事,梳理历史文化的脉络;观察在垣曲县发现的4500万年前“世纪曙猿”化石,探寻人类起源的奥秘;了解黄河岸旁的西侯度遗址,畅想243万年前人类文明的第一把圣火;仰望1926年由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发掘出土的半个蚕茧,体味这一锹土中所蕴藏着的数千年前河东先民的智慧与勤劳……

(来源: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