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7日,虚弱不堪的张迪对着强忍悲痛的双亲说:希望你们早点忘了我

张迪的父母此刻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默默地拼命点头,害怕张迪看不见。

亲友们就静静地围在张迪的病床前,不忍心打扰他此刻的宁静,默默地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几分钟。

一旁负责遗体捐献的工作人员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但职责所在,该做的事情还要继续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床前

因为张迪早在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时候,就征得父母的同意,签下了遗体捐赠志愿书。

而捐赠者在死后,必须要在两个小时内处理,否则随着身体循环的停止,遗体内的细胞会大量死亡而失去使用价值。

是什么让张迪在29岁就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从拼命求生到从容赴死,临终前留下最后两句话,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煎熬?

从小就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张迪是辽宁沈阳人,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常年在外面打工。

和大部分农村孩子一样,张迪也是一个留守儿童,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

不过张迪从来都不是问题儿童,他早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难,也就理解了父母的艰辛。

除了懂事听话,张迪在学校也没有让父母操过心,成绩一向都是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羡慕嫉妒恨的存在。

张迪一路优秀考上本地重点高中,又凭借着踏实苦学,考上了东北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迪的毕业照

在四年本科之后,张迪觉得还应该继续深造,他又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动力工程,攻读硕士学位。

可以说,一路积极进取,就是张迪的关键词。

这么争气的孩子,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张迪考上研究生之后,父母也忍不住欣喜之情,替他摆了几桌庆祝。

张迪也不是完全死读书的孩子,他性格活泼开朗,喜欢篮球、吉他。

这样全面发展的学霸,在同学和老师的心目中,就好像是偶像剧男主角一样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迪在学校

不过张迪最喜欢的还是沉浸在图书馆里,对于他来说,越学习才越知道自己的浅薄,这也是他读完本科还要继续再读一个硕士的原因。

硕士毕业后,张迪已经27岁了,看着父母斑白的头发,他认为是自己该承担起家庭责任的时候了。

张迪成绩好,刚一毕业就被上海计量研究院抢走了,这本来是好事情,可入职两个月后,张迪就听到了惊人噩耗。

这天,张迪突然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点,很像过敏感染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点

一开始他也没有在意,认为可能是不小心经过哪个地方,接触到了容易让人过敏的空气或者粉尘,等过一阵就好了。

这种情况根本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减,反而有所蔓延,但他依然没当回事,想着去医院皮肤科看看,就是擦点药的事情。

可医生却不敢轻视这一身小红点,他没有随便开点药给张迪,而是郑重地叮嘱他,快去查血,做进一步的检查。

这一次医生的诊断结果,像是给了张迪当头一棒,因为医生判断他得了急性白血病。

这种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受阻导致的,受病情影响,病人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突然大量繁殖,数量多到阻碍了正常造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床上

表现在身体外部就是局部出血、局部淤斑,一些患者还容易被认为是重度贫血。

之所以叫做急性,是因为这个病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非常短,平均只有三个月,短的只有几天时间。

尽管张迪一开始并不想让父母担心,可如今这个情况,不说是不行了,张迪只得将情况如实告诉父母。

父目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惊慌不已,但他们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他们知道,此刻张迪才是最无助的那个。

他们当即赶往上海,打定主意夫妻二人都要陪同张迪,直到把病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陪同

医生告诉他们,目前世界上对于这类白血病的处理方式都差不多的,为了能节省费用,张迪决定回到沈阳治疗。

张迪的父母刚看到孩子的时候,只觉得他憔悴了很多,却不知道医生早已给他下过病危通知书了。

急性白血病一旦发病,病情加重得实在太快了,张迪很快从疑似皮肤病,到口腔出血、高烧不退。

张迪的父亲张纯生心中非常疑惑,明明儿子两个月前入职体检,显示的都是健康,怎么会突然就得了白血病了,会不会是医院误诊呢?

回沈阳接受治疗

张纯生夫妇带着张迪回到沈阳后,眼看儿子再次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他才算是放下了最后的不甘和侥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住院

既然木已成舟,张纯生也体现出了一个父亲的担当,他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尽一切努力,只要留住张迪。

而张迪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一开始就不同意再继续治疗,毕竟他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而治疗的费用太高。

张迪不想再增加父母的负担,但张迪不能理解父母甚至愿意代替他去生病的心理,哪里会同意他就这样等死呢。

2018年8月,父母终于说服了张迪,让他无论如何要再为了活着而努力一次。

张迪因此接受了4个月的化疗,然后和张纯生做了配型,将父亲的干细胞移植到他体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疗是杀死坏细胞

化疗是非常痛苦的,常见的恶心呕吐、便秘都是家常便饭了,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掉发。

张迪也剃了光头,当他接受了父亲的干细胞移植手术后,病情有所减轻,新长出来的头发似乎都充满生机。

然而,2019年4月,张迪再一次复发白血病,他的健康只维持持了三个月,而且这次发病更加严重。

病魔似乎恶狠狠地嘲笑了张迪一家的不自量力,就连医生都对张迪的病情表示不乐观。

因为复发的白血病来势汹汹,化疗已经无法杀死他体内的恶性细胞了。

当然张纯生还可以再一次移植干细胞给张迪,但医生也把结果说清楚了,即使移植成功,张迪最多还能活9个月,短则半年。

张迪知道,如果他愿意接受治疗,无论是钱还是干细胞,父母都不会有任何迟疑,负债累累也会满足他,尽管如今已经为他花了50多万治疗费用。

但他同样也知道,再进行治疗,也不过是在病床上躺半年,然后在苟活半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躺着过完残生

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张迪坚定地对自己说。

张迪对父母说,他宁愿坦然从容地迎接死亡,也不要这样低质量地延续无用的生命体征。

张迪还恳求父母:儿子已经不能在二老膝下尽孝,你们就不要再额外为我浪费钱了,留下这笔钱,就当是儿子的孝心了。

张迪的母亲潘桂华听到儿子如此懂事,而如此懂事的孩子为什么偏偏就遇上了如此不讲理的病,她心中顿时悲愤不已。

潘桂华这几个月一直鼓励自己要坚强,不能增加儿子的心理负担,到这个时候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哭泣的母亲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如果上帝允许母亲用自己代替孩子,那么医院的天台上一定站满了母亲。

此时潘桂华的心中,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可是她除了流泪,什么都不能为张迪做。

何止是张迪的父母不甘心,张迪自己寒窗苦读20年,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又要匆忙和这个世界挥别。

他才是最不甘心的那一个,在等待死亡的时间里,张迪的心中逐渐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

是变成骨灰,就这样散落人世间;还是捐赠遗体,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张迪知道,后者更符合他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三口合照

只不过,他这个想法一提出来,本来想要无条件支持儿子一切决定的母亲,第一时间选择了反对。

生命最后,选择永存

张迪想要把遗体捐献出来,交给医学研究,既然他无法痊愈,如果能让同样病症的人痊愈,或者这种病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研究,那他的捐献就是有意义的。

潘桂华最不能接受这个安排,听到儿子的话后,她几乎整天都对着儿子以泪洗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总忍不住哭泣

张迪抱着她说:妈妈,你就同意吧,我还没有为这个世界付出过什么,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潘桂华被儿子的执着和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她按捺下心中浓浓的不舍,点头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比起母亲的柔情,父亲的支持就显得更加大气一些,他就像捐自己的干细胞给儿子的时候一样干脆。

他说,儿子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将来我死后,我也要学我儿子,为医疗做贡献。唯一还有一个奢望,就是把我和我儿子放在一起。

张迪和父亲在家中签订了遗体捐献书后,仿佛了解了一桩心愿似的,松了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署遗体捐赠意向书

他的生命开始了倒计时,想着从上学开始,就没有好好陪伴过父母,这段最后的时光,他最想做的,就是陪在父母身边。

他努力装得像一个没事人一样,带着父母去近处的风景区走一走,这样恬静的时光,他也是过一天就少一天。

除了陪伴父母,张迪还有一个最放心不下的人,那就是一直抚养他长大的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担心奶奶

奶奶年纪很大了,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她又那么喜欢这个孙子。

张迪不知道,如果奶奶知道他生病的这个情况,她的身体能不能扛下去?

为了保险起见,张迪趁着自己精神和身体还好的时候,和父母回老家看望奶奶。

陪着奶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他精心为奶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他告诉奶奶,他就要去国外留学了,时间紧、任务重,往国内打电话也挺贵的,可能就不能经常和奶奶联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感疲惫的张迪

奶奶摸摸他的脸,说奶奶不要你打电话,奶奶知道你乖乖的就行了。

张迪也握着奶奶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因为他今后再也不能来看奶奶了,他的身体会越来越差,他怕奶奶看出端倪。

张纯生夫妇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不能让这个谎言穿帮,实在是无法承担祖孙相继出事的后果。

重新回到沈阳,张迪和父母努力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就像那首歌唱的,把每天,都当成末日来相爱。

张迪想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尽孝,而父母竭尽全力满足张迪,他们不过是为了爱,在相互成全。

张迪在身体健康的时候热爱运动,张纯生也在家里为儿子买了跑步机,还买了运动服和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买的跑步机和鞋

张迪如今已经没有力气跑步了,但每天就在跑步机上散步,也要走上五公里。

看着儿子短暂地恢复活力,张纯生非常高兴,尽管他内心也清楚,可能是最后一次为他买这些东西了。

有媒体听说了张迪放弃低质量生存,已经决定捐献遗体之后,赶来采访了这位勇敢且充满大义的年轻人。

当问到他的一生,如今还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时,张迪沉默了,然后悲伤地说:生而为人,不能给父母养老送终,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和不甘。

拒绝第二次干细胞移植,张迪在不久后就住进了医院,2019年5月7日,张迪离开了这个他眷恋不已的世界。

在离开之前,他最后一次叮嘱父母:一定要尽快把我忘了,然后保重身体,好好活着。

还有,一定要记住,给奶奶说,我是出国留学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哄奶奶他出国了

病房里一直很安静,怕漏听了张迪的任何一个字,张纯生强忍着眼泪,潘桂华也只是无声哭泣。

为了不辜负张迪的临终嘱托,负责遗体捐赠事宜的沈阳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破沉默。

他哽咽着简单地说了两句话,然后领着众人向张迪的遗体默哀,这是张迪和父母在一起的最后三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房默哀

张纯生在心里默默地说:儿子,走好,我会永远守护你。

张迪的生命永远地停留在了他尚有无限可能的29岁,因为他去世前的大爱之举,他获得了2019年“感动沈阳”人物。

张纯生代替儿子领奖,他认为儿子是选择了另一种存在的方式,张迪从未离开,他将永不陨落。

您支持张迪拒绝低质量生存的做法吗?请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不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