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尹馨

2024年4月26日,这天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三猛乡腊姑村委会腊咪一组、二组的530名村民来说,是个喜日子。一条长约5.2公里的盘山路经过重新修整,路边194个警示防护墩“上岗”。

“政府修路,村里人自发加固完善,砌起‘水泥墩墩’。”沿山而行,腊咪二组组长李尖发心里踏实,步伐悠闲,“脚下的安全隐患消除了,大伙出行更放心。”

腊姑村委会海拔1350米,距离三猛乡政府驻地7公里,一条山道连接了村委会下辖的腊咪一组和二组。过去山道狭窄、坡陡、弯急,最窄弯道宽度不足2米,车下不去、牛上不来,村里人运输只能靠骡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向腊咪二组的山路边修建起警示防护墩。人民网 尹馨摄

2017年,绿春县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将这条山道拓宽,铺设弹石路面,让小货车开进了村。“村民喜欢骑摩托车出行,路修好了,行车速度也上来了,以前山崖边毫无遮挡,事故时有发生。”李尖发说。

去年12月,村里为了出行安全,在路边用土堆了几个“围挡”。但绿春县雨季长,降水多,雨水一冲刷,土墩墩全散架了,反而让路面更加湿滑。乡里结合实际,对腊姑村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增加安全防护设施,提升农村道路安全系数。

修建防护墩,资金怎么办?水泥从哪来?施工人员怎么组织?面对一连串问题,三猛乡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公路安全作为“万吨水泥进万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帮一点、群众出一点”的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献计献策。

“我的村庄我建设,我的村庄我出力。”腊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普正强率先提出“以工代赈”,发动群众投工投劳。

“这是保护大家出行安全的好事,不就是出点力气嘛,当然同意。”“我们家有铲子,到时候我带上。”“我以前在建筑工地干活,砌个水泥墩子还不简单。”......腊姑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累计动员党员干部和群众400余人次,大家争相揽活,生怕自己落后一步。

按照计划,三猛乡为腊咪一组、二组入村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拨付水泥120吨。3月底,首批60吨水泥到位了,工程正式开工。

进入4月,天气渐渐炎热。两个村民小组的11名党员带头,100余名村民自带工具,聚集在村头。妇女们清理路面、搅拌沙灰;男人们搬运水泥石块、打桩固土。一些年逾六旬的老人也加入其中,帮忙清扫、递水,整个场面热火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尖发正在切割钢管修建村中护栏。人民网 尹馨摄

“一般从早上9点干到下午4点,午饭是村委会统一提供的馒头,没有工钱大家也不计较。”普正强说,勤劳、团结是哈尼族的优良传统,轮班、分工都不需要刻意安排,村民们“眼里有活”,谁家有事都会“帮一把”。

腊咪二组村民李咀忠平时在乡上做农资生意,听说村里要修路,立马将自家的小货车也开了过来,帮着运水、运沙石,一忙就是15天。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仅用22天,建成警示防护墩194个、安全警示柱85个,整治道路4.27公里,安装警示标牌36个,工程干得又快又好。普正强粗略统计,村委会总共发动了1100人次参与,党组织牵头、干部带头、社会力量配合、群众积极参与,切实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

从“一个墩”到“一条路”,从一个村到整个县,绿春县培育从“输血型”转变为“造血型”的乡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基层自治能力,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工程刚结束,李尖发闲不住,又“捣鼓”起钢材,准备沿着村中道路修建700米护栏。他带领4名有建筑经验的村民,每天用8个小时切割钢管、焊接、刷漆……4天时间已经建好护栏24米。

“村外的防护墩修好了,村里路也要好好修建,美好的家园通过我们的双手来建设。”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