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入秋/文 战争废墟中,读书的少年

1941年1月5日,宫崎骏出生在东京。4岁时,宫崎骏经历了1945年的东京大轰炸。他的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正是从东京大轰炸开始的,男孩真人在夜晚看到火光冲天,着火的碎片像雪花一样飘落,真人的父亲冲出屋子去寻找在着火的市中心医院疗养的妻子,真人也跟着冲了出去,火的灼烧感让一切都变了形,燃烧的声音像大风一样呼啸,痛苦与失去妈妈的恐惧擒住真人,他奔跑着,没有停歇。

对于宫崎骏本人来说,4岁时经历的轰炸的印象已稀薄,在他的青春期里,战争是他无法理解又让周遭的世界满目疮痍的怪物。幼时的宫崎骏亲眼见证着“文明衰退的容貌”,这种体验根植在他的心中。摩登的旋转滑梯和饲养水鸟的大铁笼淹没于草丛中,生了锈,日渐倾斜,破洞无数,终至腐朽毁坏。对宫崎骏来说,曾经繁华的事物,都有可能在日后会被毁坏,成为废墟。而人,也同样受着战争的摧残。街上行走着受伤的军人,满身伤疤的人登门乞讨,与战争相关的资讯无比匮乏,战争的痕迹却无处不在。少年宫崎骏努力搜寻跟战争有关的书籍,“诸如否定战争的书籍或刊载着战争惨状的照片”。

反战的态度从此萌芽。在宫崎骏的代表作《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宫崎骏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没有什么正义的一方,战争本身就是邪恶的。在观看《哈尔的移动城堡》的过程中,很多观众会疑惑,哈尔每次打开黑色的门,变成雨燕般的形态去战场参战,又不加入任何一方,他到底在战斗什么?他的行动好像没有立场,混乱又徒劳。但事实上,他的目标很明确——尽量阻止炸弹落在平民生活的地方。这确实是面对战争一种最无力的行动姿态,他没有在战争中选择一种英雄主义的方法,没有说服自己去打一场“关键战役”,他只是像个游侠一样,在千万颗炮弹雨点般落下的时候,去为卷入其中的平民,做一点点自己的努力。这也是宫崎骏面对战争的反战立场。

从避难地宇都宫回到东京后,宫崎骏家附近有一家几乎没人光顾的旧书店。只要去到这家书店,少年宫崎骏就能读到许多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书籍。读小学和初中时,宫崎骏在这家书店里消磨了许多时光,也正是在这家书店,他第一次读到成册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由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创作,于1937年作为“日本少年国民文库”系列作品出版,那时,日本已侵占中国东北。在日本战败后,这本书才被广泛阅读。虽然起着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并没有讲述一个与战争相关的故事,而是关于一个失去父亲的家境优渥的少年小哥白尼的校园生活。小哥白尼的班级里有一个家境贫穷的同学浦川,他被几个同学欺凌,班级里的另一个男生北见站了出来,揍了霸凌者,而被欺负的浦川为了不让北见陷入麻烦,拉住了愤怒的北见。小哥白尼很受感动,给他的舅舅写信,讲述自己心里的感受,舅舅回信,为他讲述人生的道理。他们探讨了看待事物的方法、人与人的联结、何为真正的人、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日] 吉野源三郎 | 著
[日] 胁田和 | 绘
史诗 | 译
新经典文化 | 南海出版公司
2019年8月

在故事中,小哥白尼与浦川、北见还有另外一个同学水谷成为了好朋友。勇敢仗义的北见被高年级男生盯上,4人约定,若北见陷入麻烦,大家要一起面对。但当冲突发生时,小哥白尼却胆怯了,“要站出来就趁现在!小哥白尼心中这么想,全身却哆嗦起来,无法下定决心”。高年级的男生扑向北见,另外两个朋友紧紧地挨在一起,站在北见的前方。冲突结束后,北见、浦川和水谷不甘心地抱在一起哭,小哥白尼耷拉着脑袋,头都不敢抬。3位朋友没有理他,互相搀扶着离开了。小哥白尼回到家,满脑子想着自己的懦弱和没有遵守友情的约定,自责和对失去朋友的恐惧令他病倒了。

舅舅来探望小哥白尼,小哥白尼不敢写信给朋友求原谅,他怕自己被拒绝,也不敢面对自己的软弱。“那样就能让北见他们不再生气了吗?”在面对舅舅写信的建议时,小哥白尼问道。“我也不知道。”舅舅回答。“那我不想写了。”舅舅突然严肃起来,他说:“就算北见和水谷要跟你绝交,你也不能抱怨。……你希望北见他们能和你重归于好,这种想法我也明白。但是,小哥白尼,现在你不能考虑这些,你必须先像个男子汉一样向北见他们道歉,将心中的歉意原封不动地告诉他们。至于结果如何,现在还不是考虑的时候。……无论你现在怎么想都不会知道答案,但是,就算绝交,你也不能抱怨什么。……一旦约定好,那么无论发生什么都要遵守,你不正是缺乏这种勇气吗?”小哥白尼给北见写了道歉信,他的病也渐渐好了起来。朋友们读了真诚道歉的信,来家里找小哥白尼,他们和好如初。

在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少年真人做弓箭的时候碰倒书堆,发现妈妈送给自己的书《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他读到落泪之处,正是小哥白尼面对自己的过错与朋友们和好的段落。在书中,小哥白尼的母亲也对小哥白尼分享了自己小时候想帮助老奶奶上石阶、但在不断犹豫的过程中错失机会的经历,她说:“如果没有那段回忆,我大概无法践行心中正面、美好的想法。人一生中的每一次邂逅都是唯一的,不可能重新来过。……能切身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也是在那件事之后。”

这本书对宫崎骏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论是他的电影中那些果敢、毫不犹豫地去践行心中想法的少女和少年,还是在近80岁、已经隐退的情况下,重新企划并创作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都流露出宫崎骏对年少时读到的作品的深切认同。宫崎骏曾说,在这本书里,没有写出“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时代”,仅仅传达出一个讯息——“无论处在多么艰难或残酷的时代,都要活得像个人”(宫崎骏新作的主人公名叫“真人”)。这种悲观又坚韧的信念从宫崎骏的童年起成为他的底色,“这个讯息其实带着一股绝望,因为我们的确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不是吗?”

这部动画电影的创作起点,也带着一丝悲观与坚韧。

2013年,宫崎骏创作完《起风了》后决定隐退。在启用CG技术创作短片《毛毛虫波罗》的过程中,一家绘画AI公司来拜访宫崎骏。对方展示了AI生成的残缺身体部位的人类模型在地上扭曲爬行的画面,效果触目惊心。宫崎骏看后严肃地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每天清晨,我会去看一位残疾的朋友,他连击掌都很难做到,他用僵硬的手掌触碰我的手掌。想着他,没法说我喜欢这个。做出这个的人没考虑过痛苦,让人很不高兴。你要是想的话,可以做出恐怖的东西,不过这个东西对我毫无用处。这是对生命的亵渎。”

对于宫崎骏来说,忘记人类的痛苦,几乎等同于放弃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不懂得哭泣”的魔法师已经无所谓会不会变成恶魔了。面对AI公司高层脱口而出的“我们想做一台能像人一样绘图的机器”,宫崎骏久久沉默,然后他回到桌前继续画画,头也不抬地说:“恐怕世界末日就快到了,人类失去了自信。”没多久,他就拿出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策划。在确定要创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后,宫崎骏看着夕阳感叹:“我做好了在它完成前就死去的准备。”

不断失去伙伴,想象死后世界

说起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宫崎骏的“亲密战友”——高畑勋。

1963年4月,22岁的宫崎骏进入东映动画公司,成为一名底层原画师。在东映动画公司,宫崎骏遇见了日后与他一起创办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导演高畑勋。哪怕55年的时光过去,宫崎骏仍然记得与高畑勋初遇的场景:“1963年,高畑勋27岁,我22岁,我们第一次相遇。我至今记得我们第一次对话的日子。黄昏时的公交车站,我在等前往练马的公交车,雨水蔓延的路边,一个青年向我靠近。‘你是要去濑川拓男(绘本作家)那吧?’我眼前是一张稳重聪慧的脸,这就是我和高畑勋相遇的瞬间。明明是55年前的事情,我为什么还记得这么清楚?”

和计划性极强的宫崎骏不同,高畑勋是个“早上起不来的人”,刚开始在东映动画公司工作的时候,高畑勋每天都是卡着时间上班,一边打卡一边大口嚼着面包,就着水龙头的水就喝起来。据说他的昵称“阿朴”(拟声词)就是这样来的。

1964年,宫崎骏的能力被社内的老前辈大冢康生发现,被任命为东映动画公司的工会书记长,高畑勋是副委员长。与高畑勋并肩作战的日子开始了。在回忆这段日子时,宫崎骏这样说道:“我和高畑勋畅谈,说些有的没的,还有和作品相关的。我们没有满足于工作本身,想走得更远更深,做更值得骄傲的工作。”

他们确实做到了。1984年,宫崎骏作为编剧和导演、高畑勋作为制作人推出《风之谷》,这部动画电影获得了成功。在出版社工作的铃木敏夫凭借他专业的版权意识,在这部电影策划前期,为宫崎骏争取了更大比重的著作权,使宫崎骏收到了一笔“从未见过的巨款”。凭借着这笔钱和德间书店的投资,宫崎骏和高畑勋于1985年创办了吉卜力工作室

1986年,《天空之城》上映,1988年,宫崎骏导演的《龙猫》和高畑勋导演的《萤火虫之墓》上映。接下来,《魔女宅急便》《岁月的童话》《红猪》《我的邻居山田君》《千与千寻》……宫崎骏和高畑勋各自导演的作品交替上映,吉卜力也成为了世界级的动画工作室。

2013年,高畑勋创作出了《辉夜姬物语》,宫崎骏的《起风了》也上映。宫崎骏对外宣布年事已高,从此不再制作动画长片。高畑勋对于宫崎骏的决定并不认同。没多久,宫崎骏开启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创作,他将一路一起走来的伙伴铃木敏夫、高畑勋、色彩设计师保田道世都画进了故事里。但在动画脚本尚未完成的2015年,高畑勋离世。这对宫崎骏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在高畑勋的葬礼上,宫崎骏致辞道:“我本来相信高畑勋可以活到95岁,但这样的高畑勋去世了,让我觉得我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9年前,我们的主治医师打来电话说:‘你们是朋友的话,就让高畑勋导演不要抽烟了。’迫于主治医生的威严,我和铃木敏夫把高畑勋逼到桌子前,第一次如此严肃地和他对话。我说:‘阿朴,别再抽烟了。’铃木说:‘为了工作请别抽烟了。’本以为他会很激烈地反驳我们,但他很爽快地回答:‘好的,我不抽烟了。’于是高畑勋真的戒了烟。我会故意在朴桑身边抽烟,他说:‘我觉得挺香的,但我不会抽的。’我觉得他真的很厉害,真的觉得他能活到95岁。”

在失去挚友、伙伴的状态下,宫崎骏正在进行中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脚本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男孩真人跟着苍鹭走进的塔中世界,被赋予了更难以言说的意义——宫崎骏要走进死后的世界,去见已经失去的人最后一面。

其实在创作《崖上的波妞》时,宫崎骏就曾沉浸于想象中的“死后的世界”。这部作品中坐着轮椅、脾气倔强的辰婆婆就是宫崎骏的母亲,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宫崎骏画了一个海底的快乐世界,在那里,老人从轮椅上站起来、奔跑、玩捉迷藏。“宫先生自己肯定想看看‘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所以才画了那场戏。”铃木敏夫在《吉卜力的天才们》一书中写道。比起在电影中呈现的时长,宫崎骏原本创作了更多关于“那个世界”的情节。但在制片人铃木敏夫的建议下,缩减了场景。

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宫崎骏将自己彻彻底底抛进了“死后的世界”中。在真人在海边刚被雾子阿姨解救时,雾子说真人“浑身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这种死亡的气息,是指真人已经死去了吗?显然不是。这是一种活着的人下定决心要探究“死后世界”的意志,正如宫崎骏本人一样。在伙伴们纷纷因为上了年纪而离世后,宫崎骏总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还活着?”然后是最终极的问题——活着的乐趣到底是什么,我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大部分人是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生与死是一体的,也不会如此迫切地想要进入死后的世界去看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观众高呼“看不懂”的理由之一。

在描绘塔中世界和真人的奇遇时,宫崎骏自己也模糊了现实与想象中的死后世界的界限。在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的座位旁边,年轻员工们做了像神社里供奉神仙的装置一样的手工,将宫崎骏围了起来。宫崎骏打趣道,把神仙供奉起来,其实也是把他们围起来,不让他们介入现实世界。宫崎骏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纪录片中多次提到,他把自己的天灵盖打开,把手伸进自己的脑浆里挑拣出分镜的碎片,从而创作,“是去往内心深处的旅行”。这是危险的,因为打开的天灵盖不知道还能不能合上。

在创作完真人与大叔父的最后一个分镜后,宫崎骏说:“我在分镜里把阿朴埋葬了。”以高畑勋为原型的大叔父随着塔中世界的坍塌而消失了,他对着真人大喊:“回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在为这句台词配音的时候,宫崎骏让配音演员重复了很多次,这或许是与高畑勋的又一次道别。

第一次看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后,我做了一个特别美丽的梦。我梦到了我过世的爷爷,他虽然生病了,但容光焕发,很多他的亲人朋友来拜访他,他对着人们笑、说话,我远远看着他,还看到了他收藏的书,画的画。我想,可能是宫崎骏要进入那个可以与逝去的人道别的世界的信念太强大,托他的福,我也和爷爷好好道别了。

电影即将制作完成的时候,宫崎骏迟迟无法回到现实世界。铃木敏夫给他出主意,通过剃掉胡子来寻求一些改变,宫崎骏听了话,刮掉了标志性的胡子。在电影制作完成后,工作人员欢呼着,掉下了眼泪。宫崎骏说:“你怎么哭了?”然后他回到桌前,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段话:“宫崎在不断地制作电影,即便失去再多的东西也只得继续。这个选择是在遥远的过去就做好觉悟的。不要动不动就哭,前进吧。”

2024年3月10日,在第9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获得了最佳动画长片奖。公布结果的一刻,宫崎骏并没有在电视前,而是在上厕所。他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很兴奋,他对铃木敏夫说:“给工作人员们发奖金吧。”铃木敏夫说:“已经在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