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它有哪些特点呢?”在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中心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5月22日,这堂课以“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为主题,巧妙融合了自然科学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也使数学变得更生动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中心小学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学科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它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最近,这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已经走进乡村,为农村孩子们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

传统观念里,部分人还认为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然而,随着学科融合理念的推广,乡村教育已经进入到新阶段。

在胡屯镇中心小学,老师们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深入挖掘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等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易于理解和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2日上午,胡屯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上思政课。

“我们的教师会结合农业知识教授生物学,通过实地考察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学原理。再比如数学课上,老师们则可能通过实际的建筑项目,教授几何学和测量学,将枯燥的数学公式转化为有形的、可操作的项目。”校长孙伟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2日下午,学生到实践基地学习给茄子打叉。

“明显感觉孩子在学校学的东西多了,主要是知识面广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东西。” 五年级一班朱语扬家长朱南南说。茌平区胡屯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农村学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乡村教育不再落后于城市,让村里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时髦、前沿的教学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现实生活和新闻热点,老师给学生制定不同的主题阅读。

胡屯镇中心小学,通过结合现实生活和新闻热点,设定不同的主题阅读,例如“航天梦”、“C919大飞机”等。让学生们在绘画创作中发挥无限的想象力,还学到了相关知识。

在聊城市茌平区,乡镇学校采用“大思政课”的创新理念,将枯燥的课堂转化为学生喜爱的学习体验,让思政教育焕发新活力。

“思政课不仅限于教室内的学习,真正的大课堂融入了社会与时代的广阔背景。”茌平区教育和体育局党建办负责人张宁说,通过将传统的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拓展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动教材。这种教育模式的创新,有效拓宽了全面育人的新路径。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向雨瑶 通讯员 刘明明 常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