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人的差别,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这种差别,来自父母的远见。

小地方的父母,从孩子上了大学,就告诉他们不要在大城市漂着,回来考“铁饭碗”,在老家稳稳当当一辈子,不比在外一个月挣几万差。

有一部分人不甘心一毕业就回家,在职场“挣扎”了两年后,最终还是听从父母的规劝,乖乖回去了,还有一部分人,压根儿连职场都不愿踏,一毕业就回到老家,开始全职备考。

但大城市的父母不会这样,因为他们都见过世面,哪怕是工薪阶层的父母,也不会要求孩子考一个稳稳当当的编制,因为他们觉得,反正我们都在大城市扎了根,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梦想搏一把又如何?

大不了失败了,再继续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小地方的父母总希望子女工作安稳体面,却不知子女的辛酸

我个人在农村长大,目前也在小县城生活,我发现身边的父母,非常热衷于让孩子进“体制内”,根本不管孩子在这个单位,挣的钱能否养得起自己,或者家庭。

包括我身边的,就有几个亲戚,世代为农,好不容易出个重点大学的苗子,却把孩子叫回来,让他考“铁饭碗”,说是工资虽低,但能稳干一辈子,而且离家近,父母也能经常看到孩子,更重要的是,说出去,脸上倍儿有面子。

一个月工资2000多,好的“铁饭碗”,一个小县城,几千个毕业生在那排队争,能留下来的,也是那些有强大关系的“内定人员”,其他人全是炮灰。

可他们的父母,不这么认为啊,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上学时是学霸,像这种“考试”,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能轻松考上。

我告诉大家,还真不是,除了你考试水平高,你还得有强大的背景,没有这两条,你就是考一辈子,也进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考进去,也只是里面的打杂,边角料的小职员,一个月拿着二三千的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以后养家糊口了。

除非你家里根本不缺钱,父母是小县城的某个单位领导,或者重要人员,不然,你进去,一辈子就穷下去了,很难翻身。

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人熬到40多岁,还只是一个基层小员工,年轻来时,满脸骄傲,满面春风,干了十几年,要么唉声叹气,要么唯唯诺诺,在单位像个缩头乌 龟,大气不敢出,回到家里,对着老婆孩子,大发怨气。

小地方的父母,如果没钱,没实力,就别瞎给孩子出主意,没钱的孩子即使考进去,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单位看人脸色,回家工资低,还要看老婆脸色,养不起老婆孩子,买不起房子,真的是丧到极点。

如果父母有钱有实力,孩子考不考,都无所谓,考上了,反正又不指望孩子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养活家庭,父母会帮衬。考不上,他们会找关系,给孩子安排一个轻松自由的工作,打发时间。

要不说,为啥现在很多体制内的人,下班搞自媒体,不搞自媒体,光靠那点儿钱,喝西北风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大城市的父母从不干涉子女的工作,放手一搏却成就了子女

父母的远见决定着子女的未来动向,大城市的父母见多识广,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只盯着孩子的学习。

从小到大,父母都会主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艺术细胞,想象力,情商,财商,说话演讲力,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出了问题,父母不会劈头盖脸地上来一顿指责和抱怨,而是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鼓励他们自信坚强,乐观积极。

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一般都通情达理,思维敏捷,性格相对外向,遇事不胆怯,落落大方,不管是上学还是择业,择偶,他们都会表现出稳定的心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不是只有“体制内”才是香饽饽,父母们不会对考公考编有执念,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够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果孩子内心迷茫,他们会给予理性全面的分析,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在必要的时候,还会用钱和人脉,助孩子一臂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自然做起自己的事来,就会更平稳,精神面貌会更松弛。

因为他们身后有父母兜底,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好好干自己的事业,越松弛,越自由的生活,更有助于孩子的事业成功。

不信,你看,那些事业有成,或者在某一方面有巨大成就的人,大部分家庭条件都很好,不会给他们拖后腿,或者乱出主意。

总结:

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们无法选择,但对大部分出生小地方的人来说,至于未来,大家也不要全听家里安排,你觉得在老家体制内安稳,挺舒服挺好,那就去,如果你想到大城市,好好拼一番再说,那就大胆去做。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