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茂密的森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有净化空气促进健康的作用。近年来,金山全面落实林长制工作,全力拓展绿色空间,统筹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共完成绿地建设40.49公顷,建成小微开放休闲林地8个,森林覆盖率提高至16.08%,全年森林覆盖率增幅排名全市第一。2024年,我区将继续以林长制为依托,做好治林兴林这篇大文章,让更多群众看得见绿、走得进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已至,G320文旅连廊生态廊道绿意盎然,据介绍,该项目建设面积为246.15亩,目前已完工进入了验收阶段,项目建成后起到了防尘防噪、提供居民休闲等功能。其中,在朱泾镇新建成的生态廊道里,一棵棵树木正沐浴在阳光中茁壮生长,贯穿廊道的步道平整干净。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里原先是块“脏乱差”的荒地,经过环境整治提升,如今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以前这里很不整洁,没想到现在弄好了以后绿树成荫,还修了一条绿道,我们有了散步的地方,心里真的感受很好。”家住附近的村民沈凤珍高兴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林,更要用好林。随着林长制的全面推行,我区通过拓展多种形态的绿色空间,打造了一批可畅游、可享受的开放休闲林地。朱泾镇秀州村开放休闲林地就是由林地资源改造而成,与以往相比,林地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还有步道、休息平台和移动厕所等配套设施,市民可以真正置身于自然之中,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休闲时光。“每天都是成群成批的人来这里散步游玩,路很宽敞还有座椅,看看风景蛮灵的。”市民李菊英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这样的开放休闲林地并不是个例,但开放后的林地管护难题也再度升级,每个林地不仅要有专属“守护者”,更要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高“守护效率”。在张堰镇百家村开放休闲林地,护林员罗国锋正在自己的巡林范围内开展巡护工作,与此同时他的手机上也打开了海市林长制数字化平台,巡护路程、巡护轨迹等自动记录,信息同步到系统后台,形成问题“发现、反馈和整改”的闭环机制。“以前没有这个系统,我们发现问题只能打电话、发信息。”罗国锋告诉记者,“但现在我们就能第一时间把发现的问题反馈到这个平台上,平台上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各个养护单位来处置问题,大大提高了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张堰镇林地面积7911亩,森林面积为5927亩,2022年创建成为上海市标准化林业站,形成镇、村两级林长制责任体系,落实林长制专业巡查制度,做到“绿有人建、林有人护、责有人担”。“我们主要是创新了四大机制、构建了四大体系、建立了四项制度。巡林工作中,张堰镇的总林长确保一个季度一次,副林长确保一个月一次,我们林长制办公室不少于每周一次,护林员至少每周三次,进一步加强了林地资源的保护,切实推进了我们林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张堰镇林长制办公室主任周建国说道。今年以来,张堰镇依托数字化平台,已累计开展巡林74次、巡护约119公里,巡护时长超过13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金山区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强化支撑保障,持续完善林长制运行机制,不断推动林长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比如,深化“林长制+线长制”协同互保机制,区绿化市容局、国网上海金山供电公司相互“牵手”,对林地内森林火灾预防、生态环境保护和电力设施保护开展互保,建立工作对接,强化日常联络,并通过有效渠道进行信息互馈,共同强化“林长”“线长”责任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供电安全水平和林业绿化资源保护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全区各街镇积极推进一网统管建设,依托市级林长制数字化平台,实现林长制工作信息化和数据可视化。而针对传统人工巡林工作强度大、作业周期长、视野受限等问题,还将无人机设备加入日常巡查,充分利用无人机效率高、范围广、指挥调度灵活的优势,实现省人力又精准无死角式巡林,确保能够迅速发现问题,让巡林“看得高、看得远、管得宽”,进一步提升林长制管理科学化水平。

未来,金山将厚植绿色底蕴,继续探索“林长+”新路径,用科技赋能“林长治”,进一步擦亮生态底色,实现绿化资源和森林覆盖率双提升。金山区绿化市容局绿化林业科科员 顾一诺表示:“2024年我们将继续依托林长制,凝聚更多合力,推动更多绿色空间建设,建成千亩开放休闲林地2座,新增城市公园1座、口袋公园2座、乡村公园5座,持续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3处,强化功能复合,融入文体、科普、休闲等元素,更好满足市民游客休憩、健身、学习等多重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 项竹彦 王佩永
通讯员 | 吴军伟 徐欢 丁惠亭

编辑 | 干钰琼

责编 | 何小燕 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