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北约同时在西边儿出手了,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要切断中方在实现完全统一之时可能得到的“头号强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和中国围绕台海等问题展开的交锋影响在进一步扩大,甚至开始影响到俄乌冲突。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友好访问,在访华之后发布的中俄联合公报中,俄罗斯第一次写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活动,并将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统一的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俄罗斯政府在以往的一切声明中,都只使用“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中性文字。这次联合公报中关于台湾问题文字的改变,已经充分表明了俄罗斯支持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举措的态度,公开站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态重新考虑对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袭击俄罗斯境内的限制)

在这个中俄联合公报发布之后,美国和北约近期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考虑允许乌克兰使用西方援助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这个表态恐怕和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公开支持中国也有些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一直禁止乌克兰使用西方援助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当然,西方对“俄罗斯本土”的定义恐怕也和俄罗斯不同,在西方的语境中,克里米亚半岛是不属于俄罗斯本土的。乌克兰一直很听话,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对于连接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本土的刻赤海峡大桥,到目前为止乌克兰的几次打击都没有使用西方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态应该允许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对俄罗斯境内的武器发射设施进行打击)

最近英国政府已经表示,要允许乌克兰使用英国制造的“暴风阴影”巡航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再加上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美国和北约高层近期类似的表态,西方媒体开始担心,此举很可能导致战争升级,一旦对俄罗斯本土燃烧起的战火走向失控,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引发核战争,甚至可能导致战火向北约国家外溢,将欧洲一些国家“拉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远程武器的使用并不简单,需要对远程目标进行侦察并规划攻击路线,包括测定目标的高精度坐标,绘制攻击路径的数字地图,拍摄目标的红外和可见光影像等等,乌克兰自身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完全依赖北约国家帮助。对于俄罗斯来说,如果本土遭受重大损失,这就等于是北约直接参战导致的,势必对北约相关国家进行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外相卡梅伦表态乌克兰可以使用英国制造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

美国和北约此举的目标,当然是为了加大打击俄罗斯的力度,以期最终赢得俄乌战争,但是放在整个世界战略棋局的角度上看,美国和北约也是想在中国的西边开辟了对华“第二战场”,企图通过让俄罗斯在军事上彻底无暇东顾,切断中国未来在实现统一时的一大外部强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俄罗斯境内的一座战略预警雷达遭到乌克兰无人机的袭击,损失惨重)

美国和北约之所以会在现在放风要以西方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既与俄乌战场形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有关,也与俄总统普京不久前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密切相关。普京在访问期间首次表态“支持”中国为统一采取的措施,而不再仅仅是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已经被西方解读为俄罗斯未来会对中国大陆的“统一之战”提供支援,甚至包括军事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在军事上联手可能达成什么后果,这是连想一想都会让整个西方世界不寒而栗的。所以美国和北约必须先一步布局,最大限度地切断这种联系。让乌克兰不受限制地攻击俄罗斯本土,把战火从乌克兰境内彻底烧到俄罗斯境内,正是美西方能够想到的首要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仍然是美国和北约的一厢情愿。我们未来的统一之战固然需要一个对我有利的国际大环境,但是在实现完全统一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也始终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所以中方会不断争取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却不会要求别国帮忙实现统一,因为这件事只能是中华民族自己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有没有外援,只要“台独”分子越过了红线,我们一定会发起统一之战。美国妄图通过种种措施来“威慑”我方,完全是对中国的战略误判,也必然会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