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5日结束的G7联合会议之后,联合声明上写下了对华贸易的相关问题,产能过剩理论一次一次的被提及。

在会议开始之前,美国的财政部长耶伦就对于产能过剩问题大加文章,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对于中方的产能过剩问题如此之看重,跑不了一个利益相关,产能过剩和征收关税是直接挂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的出口产品多以物美价廉著称,低廉的价格使得中方在外国市场上站稳脚跟,长此以往,对国外的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市场,也为了遏制中方的经济发展,这些生产的产品价格远低于外国市场水平的某些产业就被打上产能过剩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打上标签的这些产品就会被欧美国家征收关税,征收关税部分这些超额的金额,最后会被结算到产品本身的售价上,产品的售价变高了,销量就变小了。

美国等进行征收关税的国家,能够从高额关税中获利,还能够借此影响中方市场,让中方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变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一方对于产能过剩理论是有宣传的,财政部长耶伦更是对此理论进行推进,之后美国等国家还联合欧盟成员对中方进行征收关税的制裁。

对于征收关税制裁方面的问题,其实第一开始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意大利和美国这些国家而言,向中方征收关税,在他们看来是很恰当的一个措施,所以从第一开始,这些国家对于向中方征收关税这件事就比较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些国家则是并不像意大利那样,对于美国的某些想法比较支持,带有自己的考虑,对市场进行分析,决定不想盲目跟风,就比如德国和法国第一开始这两个国家对于制裁中方增收关税这件事儿是不太满意也不太支持的。

对于德国法国来说,不想和中方产生摩擦,也不想提高关税,有主要这几点原因,第1点是中方本身的市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在德国法国也有市场份额,如果中方的市场份额在国外变小,就算是德国和法国,从中获得了一部分高额的关税,但从长远来看,中方市场份额变小,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无论是哪个国家,在如今的全球贸易当中,都是不可脱节的一环,中方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有市场份额这些,欧美国家在中方也同样有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提供给欧美国家的市场一旦缩小,那么这些被挤压的市场份额会向中方本土流动,那么这些产品就会挤压中方市场里的国外市场份额,这就会使得欧美国家在中方的企业受到挤压,就算是两两相抵,对中方增收关税,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其次是法国和中方最近本身就有联系,有合作,前不久才有中法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对于法国即将展开的奥运会,中方也是表示支持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最近的关系还算是不错,如果法国一方这个时候和中方因为征收关税的问题产生矛盾,就算是中国不做反应,法国一方也会存疑心,之前的合作是否会产生影响。

除了这两点原因以外,不想对中方增收关税,还有另外一点原因,在德国和法国看来对中方的制裁行为像是在打贸易战。

而且欧洲等国家跟中方打贸易战也不是头一回,以前像是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对中方进行制裁之后,中方也反制裁了西方国家农业相关的部分,以至于被制裁的欧美国家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恢复过来元气。

在贸易战中受损的是双方,而不是某一方,贸易是双方的,一旦某一方在贸易中受到损害,另一方也会跟着进行变化,欧盟等国家本来就想让欧洲的经济发展得更好,想要让欧洲经济复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就要加强贸易与往来,这个时候选择和中方打贸易战,岂不是南辕北辙吗?但是就在最近,法国的态度也发生转变,本来提议不要打贸易战,不要和中方有摩擦,提升中方关税的法国一方,最近对于中方的态度转了个弯,反而更倾向于美国的一些说法。

最近法国的财政部长勒梅尔就在国际上发言声称要和其他国家一样对中方采取措施,对于中方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进行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法国看来,中方的某些产品对欧洲市场来说有问题,所以这次法国开始逐渐倾向于站队美国,其实除了法国以外,德国看法国的财政部长态度发生转变,德国的财政部长对于中方的产能问题也有所动摇。

美国一方对于产能过剩理论的宣称以及对于其他国家的游说使得很多国家在利益面前选择站队美国,与其落单,看着别的国家增收关税自己不发生改变,一些国家选择跟随其他欧美国家,也对,中方加以改观,打算从关税上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本来对中方有所松口的法国和德国,再次和其他国家站在同一战线上,受到经济制裁的中方,未来是否会对增加关税的行为进行反制还未可知,其实这次会议当中不只是中国受到这些国家的制裁,被打上产能过剩的标签,被征收关税。

同样被打击的还有俄罗斯,只不过俄罗斯被打击的方面和中方有些不同,欧美国家打算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基底,用这笔钱来钱生钱,多余出来的部分刚好拿出来给乌克兰做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做法就能称得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从这两点也能够看出,欧美国家这次的会议与其说是在进行经济交流,不如说是这些国家在琢磨着,如何让财政问题得到解决,只不过他们解决财政问题的方式,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大多是有竭泽而渔的表现。

在全球合作的浪潮当中,逆行倒施并不算是好事儿。

信源:对中国和俄罗斯,G7财长会“憋了损招”--直新闻2024-05-26 13:17广东
法德在G7反对与中国打贸易战--环球时报2024-05-27 08:09北京
外媒曝G7财长达成联合声明:同意对中国的“有害做法”做出反应--神鸟知讯观察2024-05-28 07:14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