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中国古代时期女子的爱美程度也不亚于现代社会的女性。不仅在是在穿衣、发髻、头饰等外在形象,在化妆方面也发明出了各种像粉底、胭脂、黛粉之类的美妆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出门之前经常会往自己身上喷一些香水,来提高自己的品位和自信。其实在西晋时期,爱美的古人也想到了这一点,在古代的香谱里就记载了宫中的“蜀主熏御衣香”,在后宫的嫔妃之中也有“南阳公主熏衣香”等等。
由此可见在古代时期,人们也崇尚美和追求美。古代的熏衣香种类也分为了很多种:端庄高雅的沉香型、清新淡雅的药香、沁人心脾的花香等等。有许多诗人也提笔写下了很多关于熏衣香的诗句,例如宋代词人吴文英就曾写下《天香·熏衣香》:“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茜垂西角,慵未揭、流苏春睡。熏度红薇院落,烟锁画屏沈水。”在这首词里,吴文英就通过自己爱人身上散发的衣香从而联想出了熏衣香的场景。
除去吴文英,南朝的诗人刘孝威也写下一首《赋得香出衣》:“香出衣,步近气逾飞。博山登高用邺锦,含情动靥比洛妃。香缨麝带逢金缕,琼花玉胜缀珠徽。苏合故年微恨歇,都梁路远恐非新。犹贤汉君芳千里,尚笑荀令止三旬。”在这首诗中刘孝威就用华丽的词藻给读者描绘出了这么一副场景: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穿着散发着芳香的衣裳缓慢走近,随着微风吹过,衣裳上散发出来的芳香更加迷人、沁人心脾。
其实在西晋时期,人们就开始注重起了熏衣,尤其是在皇室和个豪门贵族。这位身份地位都非常高的人,在熏衣的方面也是十分讲究,甚至就连去世后,熏衣的器皿也成为了众多陪葬品之一。在江苏常熟石梅,存在着一座西晋太康三年的纪年墓,在这座纪年墓之中就出土了一组保存良好且完整的青釉熏衣明器。这祖青釉熏衣明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件带丁字提梁的仿竹的编熏笼;二是一只形状为敞口式的小香炉;最后一部分是一个香盘。
那么有了这一套完整的青釉熏衣明器,当时的人们又要怎么去使用它来熏香呢?当时西晋人民的熏衣方式也被记载于《备急千金要方》、《洪氏香谱》、《陈氏香谱》等最经典著作中。但是在正式熏衣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不少。
步骤一:准备一个熏笼并在蒸笼下面放上一香盘热水,接着将要熏香的衣裳放在蒸笼的顶上,这样做的是为了能够让热水冒出的蒸汽湿润衣裳,这样衣裳才能更好的吸附香料。
步骤二:将一块专门用来烧香的碳饼用火烤红,再将碳饼放在香炉里面,再用香灰堆覆在碳饼周围之后将隔火片放置在香饼的上面,其实这就是普通的焚香程序。
步骤三:将香炉放在已经准备好的水盆里,使得香炉周围都是热水。这时候拿出熏香丸放在隔火片上面,把蒸笼合拢后铺开衣裙,才可以正式开始熏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