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再活30年,把这把老骨头献给库布齐沙漠!”
中国的沙漠重获新生,绿植逐渐遍地,少不了一位老先生的悉心栽培。
这位将自己献给中国沙漠的老先生便是来自日本的远山正瑛。
那究竟是什么驱使远山正瑛直到晚年也坚持来到中国治沙而不留在家中尽享天伦之乐呢?
在远山正瑛三十多岁时,农学专业的他来到了中国留学,这个时候恰逢日本侵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眼目睹了日军对中华大地所进行的惨不忍睹的血腥侵略,远山正瑛惭愧万分。
于是他放低了姿态,想要尽自己所能补偿中国。
学成之后,年近七十的远山正瑛从日本大学的农业部教授的岗位上退下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中国沙区。
通过对中国沙漠进行了实地的考察,78的远山正瑛在日本组成了“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自己担任队长。
1985年,在与中方沟通之后,远山正瑛等人决定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的沙坡头进行葡萄栽种试验。
5公顷的沙漠上,一个个1平米的圆坑里填上了饲料,葡萄种子安然地在里面落根。
虽然流沙不断,黄风肆虐,但是在远山正瑛团队的悉心照料下,葡萄“长大成人”了。
藤蔓绵延,连带着葡萄叶像一层绿色的毯子盖在茫茫沙漠中,涌现出无限生机。
被葡萄覆盖的沙地,流沙被稳稳的固定住,葡萄的叶子、果实落了地变成了肥料,慢慢的空气中的尘埃也被吸引,留在了此处。
至此,有机质开始冒头,逐渐地开始形成了土壤。
土壤初现,绿芽渐生,沙漠治理便看到了希望。
葡萄的种植除了能够使沙漠返生之外,由于沙漠地区充足的光照,昼夜温差大,生长出的葡萄异常的甜美硕大,广受赞誉,给沙漠地区人民带了新的营生机会。
远山正瑛一行人又来到了恩格贝。
恩格贝考察之后,远山正瑛已经基本掌握了此地的情况,他一眼便相中了此地丰富的地下水。
远山正瑛知晓自己年岁已高,许多事有心无力,所以他将目光聚焦到了恩格贝的一个人—王海明,想要借助他的力量行事。
此人是一位羊绒衫公司的副总裁,对于此地库布齐沙漠的治沙问题十分热心,所以王明海遇到远山正瑛之后,二人一拍即合,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治沙壮举。
夏天,草原上的降雨量十分的丰富,大量的洪水会把大地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冲击力十分的巨大。
但是雨过不留,降雨时与降雨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土壤持水力并不理想。
基于此,远山正瑛等人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借用自然的力量筑坝拦洪、淤沙造田。
想法既然有了,远山正瑛的人马不停蹄,很快有了仔细可行地规划。
说干就干,在恩格贝,推土机轰隆隆的造起了大坝,洪水带着泥沙、枯枝败叶流进了坝内,理所当然的,平整的土地就这样形成了。
沙土的表面是一层软软的腐殖质,加速了沙地的生机再生。
就这样,每次大雨降临,洪水就像一个辛勤的转运者,将泥沙、枝叶带来,又像施魔法一般,留下了一方又一方的土地。
有了土地便可以栽培,有了绿植便可以畜牧,畜牧又可以重新丰富土壤,就这样一个稳定的生物圈就这样形成了。
几年来,在远山正瑛等人的带头下,恩格贝载活了200万棵树,绿化了10万亩土地,优质山羊、鸵鸟也是数不胜数,恩格贝创造了巨大的奇迹。
7000多名日本人,在中国地黄沙区描画了一幅鲜亮的碧绿图。
远山正瑛从来不说挑战大自然的话,他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如今的样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他常常挂在嘴边的是“向大自然还债”。
“向大自然还债”是全体人类的责任,也基于内心深处的愧疚,远山正瑛在中国治沙途中也不断地在日本宣传治沙的意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
治沙界始终流传着远山正瑛的一句话,若是他不能将中国的沙漠变绿,他便从日本最高的楼一跃而下,让人敬佩不已。
像远山正瑛这般令人敬佩的治沙英雄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呢?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贾西平,播撒生命的绿色——远山正瑛和他的沙漠开发协力队,《决策与信息》,2004,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