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师哲(七大后曾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长期为毛主席担任俄文翻译工作,经历过中苏外交的历次的重大事件)回忆:

1949年12月16日,毛主席首次访苏抵达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后,和斯大林有了历史上的首次见面。

见面后斯大林的第一句话是:“你很年轻,红光满面,容光焕发,很了不起……”

而毛主席的第一句话是:“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在第一次见面的重大场合,毛主席这样说,足以看出他对当年在中央苏区那段经历的难忘。

但,“不等主席讲完,斯大林立刻插话:胜利者是不受审判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斯大林的这句话,使毛主席没有把内心的话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毛主席并没有放弃他的倾诉。

1月10日,周总理从北京抵达莫斯科后,和苏联方面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谈判磋商。

据师哲回忆,在这期间,有一天,斯大林将毛主席、周总理和王稼祥(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苏联大使)单独请到了一个房间,毛主席又一次向斯大林讲起了他当年在苏区的经历。

说着说着,毛主席指着一旁的王稼祥说道:“就是他们打击我,他就是在苏区犯错误的一个。”

斯大林接着话茬说道:“啊,王大使!你还这么厉害,你也是犯错的一员。”

毛主席接着说道:“他早改正了,而且现在还是得力的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毛主席刚开了话头,斯大林又把话题引开到了谈判、条约、协定上。

师哲回忆说:“毛主席始终未能在斯大林面前一倾衷肠,吐出胸中的冤枉和怨气……也许他(指斯大林)不想再提中国十年内战期间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错误意见……”

为什么毛主席要两次重提这段往事,而斯大林总是想法子避而不谈?简单来说,因为这是中苏关系史上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展开谈,可能会影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过程中双方的主动权问题,甚至可能会影响整个中苏关系的走向。

说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中苏双方的关系走向,并不是夸张的话,正如我们在后来看到的,斯大林死后,毛主席和赫鲁晓夫之间的较量常常围绕这一个问题:苏联是不是凌驾于兄弟党之上的“老子党”?并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这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真正向苏联人一吐胸中的不快是什么时候,据师哲的回忆,是在1956年的八大期间。一天散会后,他刚刚回家就被叫到了政协礼堂,负责为毛主席和米高扬的谈话担任翻译。

在谈话中,毛主席不满地说:“对当年共产国际和苏共的做法,我们是有一些意见的,过去我们布边浆,现在就要开始讲了,甚至还要骂人。我们的嘴巴,你们是封不住的。”

接着毛主席谈了王明、博古等人在我党历史各个阶段中所犯的一系列错误,特别是在1931年后,他们的工作导致我们的中央苏区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白区损失了百分之百。

毛主席说:“这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一味盲从盲动的结果。也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的好似‘老子党’与‘儿子党’之分的不正常的党与党之间的关系的结果。”认为苏联对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损失,也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这是毛主席一直以来就想对苏联人说而没有机会说的话。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如果单纯理解为翻历史的旧账就大错特错了,历史总是向前的,而不是向后的,翻旧账毫无意义,只会增加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想通过这件事说明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苏联并不总是对的,他应该平等、友好地对待中国共产党,倾听中国方面的声音,尊重中国方面的利益,双方平等地合作,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在国际舞台和双边关系上共同发挥作用,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

对于这一点,我党是反复强调,多次告诫,可惜的是,斯大林始终未能领悟,赫鲁晓夫更是糊里糊涂。

八大召开期间,50多个兄弟党代表到中国祝贺,这期间,苏共代表团和英共代表团有了一次接触,苏共对英共横加指责,以至于英共代表波立特在向周总理讲这件事的时候,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周总理对此愤懑不已,特地和苏共代表团展开座谈,告诉他们对待兄弟党,不论他是否执政,或大或小,都应该平等对待,难道英国同志到了我国做客,还要受别人欺负吗?

同年10月,少奇同志访苏期间,又接到毛主席的电话,让他转告赫鲁晓夫:苏联在对待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时,在政治、经济上应该一律平等,更开放些,驻军也应该撤离,让他们独立自主。并建议:苏联方面是不是可以发表一个声明,宣布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平等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听后回答:“如果现在不平等,那就是你受了美国之音的影响。”讲完这句话,他也感觉自己失言了,找补道:“这是笑话,开玩笑的。”但他心里的不认同是可想而知的。

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平等合作,共同解决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部的问题,商讨面对资本主义阵营的战略战术,这是毛主席的一个重要诉求,但赫鲁晓夫做不到这一点:

1959年8月,中印第一次边境冲突,苏方不问是非曲直,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9月底,赫鲁晓夫访美后赴北京参加中国国庆10周年庆典,为了改善苏美关系,他在同我党会谈时,要求我们在对台问题上承担不使用武力的义务……

平等的基础不存在了,合作的破裂于是就成了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