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准备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征税,以保护欧洲工业,同时避免与中国政府进行美国式的摊牌,以免引发贸易战,欧盟面临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欧洲的汽车行业是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从梅赛德斯到法拉利等标志性品牌背后都有它的身影--但它面临着内燃机即将终结和中国率先转向电动汽车所带来的生存威胁。

去年,布鲁塞尔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展开调查时,官员们表示,他们希望制止他们所称的损害欧洲汽车制造商利益的不公平做法。

当时,中国政府做出了愤怒的反应,大喊保护主义。

欧盟将在7月4日之前下令临时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目前为10%),预计欧盟将在6月份采取行动。

随着预期的升温,中国也威胁要加征关税。欧洲的农产品进口可能会受到冲击。

专家认为,布鲁塞尔可能会将关税提高到 20% 到 30%--这足以阻止中国出口商,但还不能完全威慑中国出口商,据研究公司 Rhodium Group 估计,这需要 40% 到 50% 的关税。

这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的举措--她强调欧盟正计划采取 "有针对性的 "行动,此前美国已将其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了四倍,达到了100%。

中国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日益加剧,而西方国家正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能源转型,并指责亚洲巨头在从风力涡轮机到太阳能电池板等各种产品上进行不公平竞争。

但欧盟正在谨慎地调整自己的步骤。

关注中国的智库MERICS高级分析师雅各布-冈特说:"我认为布鲁塞尔没有人希望爆发全面的贸易战或技术战。"

"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技术关系需要有所改变。"

- 欧盟和美国的不同做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欧洲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

总部设在美国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称,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数量从 2020 年的约 57,000 辆猛增至 2023 年的约 437,000 辆。

Rhodium Group的数据显示,同期的进口额从16亿美元增至115亿美元。

美国似乎已经准备好冒与中国发生贸易冲突的风险,而智库雅克-德洛尔研究所的埃尔维尔-法布里则认为欧洲的战略存在重大差异。

她认为,华盛顿此举是 "基于孤立中国并减缓其技术发展的政治优先考虑"。

法布里说:"欧洲的做法是......基于调查所确定的事实",旨在恢复公平竞争。

- 绿色转型风险

至关重要的是,布鲁塞尔还必须在对中国进口的担忧与其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之间取得平衡。

欧盟希望有更多的欧洲人驾驶电动汽车,因为它准备从 2035 年起禁止销售新的化石燃料汽车。

中国试图利用这一点。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本月表示:"这些措施只会损害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全球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在国内,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也加剧了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该调查由巴黎推动,并得到了法国汽车制造商的支持,但德国和瑞典都表示了保留意见。

也不是所有的欧洲制造商都参与其中,德国汽车制造商就反对这项调查。

- 政治驱动

电动汽车调查是迄今为止该集团针对中国的最大规模调查之一,它激起了中国政府的愤怒,尤其是因为它是由布鲁塞尔主动发起的,而不是由正式投诉引发的。

MERICS的冈特说,他预计中国会做出 "相当尖锐的回应"。

今年 1 月,中国对从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这让中国尝到了报复行动的甜头。

上周,国有小报《环球时报》报道了中国政府可能采取的针锋相对的行动,比如针对进口猪肉,中国政府似乎加大了报复力度。

中国欧盟商会(CCCEU)援引中国媒体报道的一位法律专家的话说,欧洲的葡萄酒和乳制品可能会被卷入这场战火。

该贸易团体告诉法新社,调查 "似乎是受政治驱动的,缺乏来自欧洲行业的、充分代表制造商利益的实质性投诉"。

欧盟必须在 11 月前就最终关税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