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摄图网

近日,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首批搭载该技术的车型秦L海豹06 DM-i已上市。

据了解,第五代DM技术实现发动机热效率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综合续航2100公里。王传福介绍说,这几项数据均刷新了行业纪录,再一次改写了全球汽车油耗史,开创“油耗2时代”,同时更是重新定义了插混技术天花板。

但在发布会上,有多家媒体的实测续航显示,秦L DM-i的满油满电续航普遍超过2400公里

这两款车的油耗表现,也引起了美国媒体和网友的关注,美国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比亚迪推出的能够不间断行驶2000公里的混合动力汽车,相当于从纽约行驶到迈阿密。美国网友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终于知道美国为什么要把电动车关税提升到100%了”、“拜登不希望美国人体验世界上的尖端技术”等。

前不久,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国际论坛和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就插电混动技术发表观点,他认为插电混动技术比增程更强更全面,插电混动是目前功能和应用场景最全的技术路线,当前插电混动囊括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动的所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全能选手”。随着纯电里程的延长和充电桩的普及,插电混动车型的充电便捷性正在提升,同时在可靠性、经济性和动力性方面相较于增程车型更具优势,如今这一趋势显示出插混纯电化的明显倾向。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对比

2020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路线图》从“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三个角度出发,对纯电与插电混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路线做出对比与规划。其中,纯电动与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机电耦合技术以及整车集成四大模块,而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系统、动力系统与整车集成、氢基础设施四大模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能源乘用车发展现状

从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来看,2018年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到666.3万辆,同比增长101.54%。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量为510.5万辆,插电式混动乘用车产量为155.8万辆。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50万辆,同比增长97.3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501.3万辆,插电式混动乘用车销量为148.7万辆。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55.1万辆、35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4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纯电汽车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从细分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纯电市场未来发展空间仍然较大,插电混动汽车未来存在一定被替换的可能性。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个人用户群体,仍然以商用场景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总工程师叶盛基在谈及混动技术时表示,混合动力产品在市场价值方面相较于纯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具有独特的优势。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能够在日常的短途出行中表现出色,同时在长途旅行中提供可靠的使用保障,从而助力解决人们对电动车“续航焦虑”和“充电不便”的顾虑。叶盛基分析认为,在国家推进“双碳”战略、倡导节能降耗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燃油车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在经济性、性能和环保方面都表现优异,特别是在油价高企、传统燃油车使用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成本更低,优势愈发显著。”叶盛基称。

“当下国内汽车市场中,混动技术仍是备受市场关注的热点。”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的教授王震坡指出,即便在缺乏新能源补贴和交通政策优惠的环境下,许多汽车制造商仍然大幅增加了对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投入,以争取在混合动力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主导地位。他认为,技术的创新必须转化为产品,得到消费者的广泛接受和实际使用,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