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己之力竟能让两国之间的界线发生改变,而做成这件事的,居然是一位来自藏族的老者,桑杰曲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默默无闻的藏族老人

我为国家守边疆?其实,这件事还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桑杰曲巴作为一名藏族汉子,一直生活在我国西藏地区的玉麦乡,而这里也正是中印两国的交界之地

自他于1960年成为玉麦乡的乡长之后,就再也没有想过离开这个地方,虽然当时有一批又一批的外来人到此迁居,但由于当地的恶劣环境,在那之后二十年的时间里,玉麦乡的人们都陆续搬离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最后,竟然就只剩下桑杰曲巴一家人在这里生活,并且由于玉麦乡临近喜马拉雅山,地质地貌也非常复杂崎岖,所以生活条件也是十分的艰苦。

虽然从与县城的直线距离来看,只相隔了200公里左右,但由于高原山地林立,所以一家人如果想要进城,至少也要爬过三座海拔接近五千米的高山才可以。

不过,桑杰曲巴之所以不愿意放弃玉麦乡,其实并不是因为放不下自己乡长的头衔,而是因为只要他们在,玉麦乡就只能是我国国土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有人专门丈量过这片土地的占地面积,就会发现在其一家人的努力之下,竟然为我国稳固了至少3644平方公里的境域。

为了能让这里属于中国,桑杰曲巴在此地担任了近29年的乡长,而在此之后,乡长的位置也是由自己的孩子卓嘎继任,到二十一世纪初期时,卓嘎就已经在玉麦乡干了23年之久的乡长一职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桑杰曲巴的坚持,在我国与印度十分敏感的那段时期,这片上千公里的疆域就很有可能成为两国扯皮的载体,即使最终我们不会把玉麦乡拱手让人,但期间的各种拉扯,始终是要恶心到我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命运与人为的折磨也不低头

面对命运与人为的折磨也不低头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背对祖国的桑杰曲巴一家人,以血肉之躯在我国边疆筑起了不倒的长城。

桑杰曲巴为了坚守我国的国土而付出的努力,一定不能就此随风飘散在喜马拉雅山林之中。

平日里,由于玉麦乡位置十分险峻,所以桑杰曲巴为了能换取生活必需品,就得驱赶着牦牛爬越多重大山,整个过程即使顺利也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两周时间,就很有可能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在某年大雪封山的时际,桑杰曲巴的妻子就莫名的拉了一个月的肚子。

由于她始终没有好转,所以桑杰曲巴便决定铤而走险,带着妻子离开山区赶往医院治病。

虽然途中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但由于路途遥远,并且期间的风雪以及严寒都十分凌冽,熬过了多日风雪的妻子,最终也没有坚持到医院便失去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痛的事情总是接二连三,在一家人还没有消化亲人的离去时,在某次全家出动翻越山岭的过程中,一家子当中年纪最小的小女儿,就因不慎落下了队伍。

虽然桑杰曲巴很快就开始沿途返回,但等到大家发现小女儿时,她却已经被风雪掩埋了近半的身子,早已失去了体温。

如果说这些亲近之人的接连离世是对桑杰曲巴最沉痛的打击,那么来自邻国的刁难,就是最刻意的侮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玉麦沟附近生活的居民,往往都需要在周边地区伐竹来作家用,而邻国在发现这一情况后,经专门在设卡点进行毫无意义的刻薄刁难。

虽然桑杰曲巴就此向对方进行过抗议,他们却始终只当是乐子。为了能不让邻国人员对我国疆土指手画脚,桑杰曲巴居然气急之下走过了危险重重的沼泽、山区,走了整整四天之后,将当地的情况上报给了我国在当地驻扎的官方人员。

而我国的军事人员在得知此事后,立即与桑杰曲巴踏上了返回玉麦沟的路程,在我们的人员到来之后,邻国的相关人们才灰溜溜的离开了,而桑杰曲巴为了不让旧事重演,便开始将在山腰的居处搬到了谷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行为也让我国的疆域向南方扩进了五公里左右,敏感的国界线此刻竟成为了独属于桑杰曲巴的牧场。

奉献的一生值得永远铭记

奉献的一生值得永远铭记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桑杰曲巴的奉献被我们看在眼里,如今任何的荣誉都难以衡量他们一家人在这六十年里的付出。

七一勋章,作为我国对党员最高的嘉奖,将由国家领导人为获得者进行颁奖,而桑杰曲巴的女儿卓嘎就是2021年获奖29人其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除了对卓嘎进行个人嘉奖之外,其实还同期展开了对玉麦乡的改造计划,曾经崎岖的山区村舍,如今也成为了众人向往的红色旅游地。

与此同时,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我国还在当地大力兴办教育事业,让孩子们有了可以走出去的机会,如今,这里不仅成为了人均年收入临近四万元的小康地,也成为了国家未来栋梁的培育基地。

而这片土地上出现的第一个大学生,就是桑杰曲巴的孙女索朗顿珠,而他的另外两个女儿巴桑卓嘎以及其米卓嘎也在大学毕业之后学成归来,都再度投入到了对玉麦乡的建设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这里的生活已经逐步与外面的城市接轨了,据了解,2017年时,我国就在这里投入了超5亿元的建设资金,使这里不仅拥有了一条可与外界交流的通常公路,还让电网点亮了这片土地。

不仅如此,在政府的带头支持下,这里还兴建了近70栋的新式综合性的具有藏族特色的民房以及医疗行政楼房,总投入也在1.2亿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有幸去往玉麦乡看看,一定已经在当地感受不到哪怕一丁点的破败气息了。只不过,虽然人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富裕了,但桑杰曲巴一家人的无私奉献,却仍然需要我们铭记在心,视作榜样,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