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退休之后,默克尔就像一位居家老太太,她的活动场合不再是总理府、议会、外交仪式上,而是超市、超市、超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个月,她在柏林米特区一家超市购物时,还被人偷走了钱包。当时小偷是从她的购物车上拿走钱包,而她和保镖居然都没有发现。

默克尔现在的生活就像普通大妈一样,对于政治话题一直保持着沉默,俄乌冲突以来她几乎没怎么表态。但在4月4日,默克尔却通过她的发言人罕见发声:“安格拉·默克尔博士认为她在2008年布加勒斯特北约峰会上作出的相关决定是正确的。”

发言人还强调,默克尔支持国际社会为结束俄乌冲突所作的努力。

默克尔的回应是被泽连斯基逼的,换句话说是泽连斯基自己送脸上门。

这份简短的声明也体现出了默克尔的行事细腻一面。

一、泽连斯基是在3月17日对德国联邦议会发表视频演讲时严厉批评默克尔阻止了乌克兰加入北约

但默克尔没有立刻回击,而是选择在4月4日发声。因为她否决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申请的时间正是在2008年的4月4日,当时北约峰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

她是想用这个日子提醒德国新政府和欧洲的北约成员国,尤其是当年与德国一起投下反对票的法国。

二、声明非常简短,不牵扯目前的具体事务,默克尔既然强调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指乌克兰人想着加入北约是错误的行为。

三、默克尔作为退休老干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明智的做法。但泽连斯基在德国议会胡言乱语,默克尔再不发声回击,会有更多政客被带到沟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默克尔在位期间,给足了刚刚上台的泽连斯基面子,不仅在第一时间邀请他访问柏林(2019年6月17日),还表示愿意与普京协调,共同确保乌克兰的利益,保留一部分天然气继续通过乌克兰管线输送。

泽连斯基却并不珍惜这个机会,反而是一个劲地挑衅俄罗斯,并要求德国关闭北溪2项目。现在,他就差没直接说默克尔的双手沾满了乌克兰人的鲜血。

欧洲政治是非常复杂而微妙的事务,泽连斯基却将这里当成了喜剧舞台,处处要突出戏剧化效果,带动“观众”情绪。

事实上,默克尔在位期间,俄乌没有发生过直接军事冲突,而且促成了《明斯克协议》。

更重要的是,正因为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国,所以,德国和欧洲其它国家今天不必被美国推到战场上。

俄乌冲突,就像中国多次强调的那样,“有着复杂历史经纬和来龙去脉,既是欧洲安全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也是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造成的结果。”

抛开历史经纬和脉络去谈乌克兰问题,不是坏就是蠢,而泽连斯基是又坏又蠢,否则,他也不会去指责默克尔(想甩锅德法)。

2008年发生了什么?

2008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即将离任,白宫加快了北约东扩的节奏,美国召集北约成员国决定于4月份在布加勒斯特开始北约峰会和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北约-乌克兰委员会、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会议。

选择在罗马尼亚开会,是因为本轮东扩的目标是克罗地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还有格鲁吉亚和乌克兰。

关键问题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提交入约申请,先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成为预备会员,再转正。

美国在布加勒斯特峰会上设定了三个目标:

一、北约东扩,巴尔干三国只是表面议题,将乌格两国纳入预备队才是重中之重;

二、在捷克和波兰部署针对俄罗斯的反导系统,打破之前承诺;

三、要求北约国家增加在阿富汗的兵力,并为美国承担经费。

普京则在2006-2008年期间,针对欧洲方向举行了不同规模的军事演习,摆出跟美国硬碰硬的姿态。

小布什为了实现峰会目标,先去了乌克兰,动员尤先科-季莫申科政府向北约递交入伙申请书。美国的行为强烈刺激了欧洲、俄罗斯、乌克兰。

小布什还在基辅访问时,2008年4月1日,拉夫罗夫外长警告美国,乌克兰加入北约将造成严重后果。

接着普京出面警告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如果它们加入北约,俄罗斯将被迫用导弹对准两国(军事手段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4月3日布加勒斯特会议开始时,气氛已经相当紧张。

德国的立场的是:欢迎北约东扩到马其顿等国家,这符合德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但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反而会伤害德国的安全利益和能源利益。

乌克兰管道是否“自由、稳定”关系到德国的能源供应问题,更大的威胁是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俄乌战争会将德国拖下水(履行北约共同防御条款)。

默克尔在会前与法国总统萨科奇协调了立场,对德法来说与俄罗斯关系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关系。所以,为了避免刺激俄罗斯,德法在4月4日北约内部会议上否决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申请。

法国则在阿富汗问题上向美国让步,同意增兵1000,波兰和罗马尼亚也同意增兵。捷克和波兰同意美军在其本土部署反导系统。

由于德法的反对票,美国三个目标只是勉强的实现了两个,而最为关键的目标无法实现。8月8日,俄格军事冲突爆发,更是验证了默克尔的判断。

然而,乌克兰被美国勾起不切实际的想法后,尤先科政府对德国颇为不满。

如果与乌克兰关系恶化,也不符合德国的利益,德国是乌克兰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

于是,默克尔又想办法去安抚乌克兰,2008年7月22日,她访问了基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告诉尤先科和季莫申科这对金童玉女,德国并不是要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投反对票的原因是时机尚未成熟:

一、乌克兰国内政局不稳,充满了一确定因素,这不符合北约成员国的申请条件,乌克兰还需要努力;

二、乌克兰国内民调加入北约的支持率不到20%,还有待提高。

三、欧盟将会为乌克兰敞开大门,只要乌克兰经济状况达到标准。

默克尔其实就是在告诉乌克兰政府,死了加入北约这条心,但有机会进入欧盟,这符合德乌两国利益。

俄罗斯从未反对过乌克兰加入欧盟,但坚决反对其加入北约,这就是乌克兰问题的一个基本历史。

乌克兰当时还没有彻底恶化与俄罗斯关系,它的外交政策是:

冬天想睡在俄罗斯的床上(有暖气)

春天想睡在欧盟的床上(有金钱)。

虽然投机很明显,但也符合乌克兰的利益。

然而,2014年这场“橙色革命”之后,乌克兰就彻底沦为了美国的傀儡,连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都是由美国助理国务卿和美国驻乌大使杰弗里两人商量任命的。

这样一个乌克兰如何让欧洲瞧得起?更不要说加入北约。

默克尔在克里米亚事件后,立刻拉上普京和波罗申科,达成了《明斯克协议》,法国成为签字国之一,是因为默克尔考虑到德国必须尊重法国的地位(五大善人之一,欧盟双核)。

《明斯克协议》基础是德俄互信,德法压住乌克兰,让俄乌矛盾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但泽连斯基2019年一上台,就开始疯狂挑衅俄罗斯,还对默克尔进行道德绑架。而默克尔仍然坚持按计划与俄罗斯共同建设北溪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底,德国绿党进入新政府后,一切都变样了。默克尔用十几年时间费尽心机得到的平衡局面,一个月不到就被废掉了,还被绿党政客说成是“政治错误”。

德国的改变,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泽连斯基“道德绑架”终于成功。

现在德国和欧洲面临着严重的天然气危机,欧元的根基也被动摇(普京要求用卢布结算俄罗斯能源,因为俄罗斯被欧洲金融制裁了)。

回顾当年,再看看今天的俄乌军事冲突带来的悲惨局面,泽连斯基有什么脸去指责默克尔?一切都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