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广西的民航事业,其发展历程实属不易。从70多年前起步,经过一代代广西民航人的拼搏奋斗,广西民航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南宁吴圩机场发展到如今初步形成“两干六支”(南宁、桂林两大干线机场,北海、柳州、梧州、百色、河池、玉林支线机场)民航机场体系。虽然目前广西在用民用运输机场达到8个,覆盖了全广西69%的人口、73%的GDP,在满足人民出行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广西目前已拥有多个机场,但相对于广西的广阔地域和人口数量,机场数量仍显不足。此外,机场的分布也不够均衡,部分地区的航空运输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为解决这些问题,广西已经提出了新的民航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广西的航空运输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所以,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就有消息称: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列入全国首批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北海市,将迎来第二座机场。这消息并非无中生有。早在2021年的时候,在广西某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北海市规划建设和积极推进向海大道、廉州湾大道、铁山港跨海大桥、合湛高铁、铁山港30万吨航道及码头、北海北部湾国际机场6大基础设施项目。此消息一出,便引起千层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海市,作为广西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曾入选“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目前,北海市境内已经拥有一座国际支线机场——北海福成机场,于1986年开通运营。目前,北海福成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D,民航站坪面积22万平方米,设20个机位,跑道长3200米、宽45米,最大可使用机型为空客A330-200,可满足年飞机起降47722架次、年旅客吞吐量27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北海福成机场2023年完成旅客吞吐量为213.95万人,位列全国第72名。

以目前这些数据来说,北海福成机场旅客吞吐量趋于饱和状态。那么,北海市有没有必要建设第二座机场呢?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民用机场255座。其中,同时拥有两座民用运输机场(不包含通用机场)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青岛、大连、厦门等。那么,为何北海市会谋划建设第二座民用运输机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海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亦是中国最美的海滨城市之一;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规划建设第二机场,对于未来的发展是一件好事。首先,作为广西的旅游业重要载体,北海市文旅产业目前正在强劲复苏,在2023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多达5250万人次、增长97.9%,实现旅游消费收入高达663.8亿元,增长116.7%,创历史新高。其次,就是北海市的交通运输持续升温。随着北海市旅游业的复苏与及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北海市的交通运输业持续向好发展。据悉,2023年北海市铁路旅客到发量达1039万人次,航空客货运周转量增长2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数据不能代表全部,但也是参考的主要依据。随着北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繁荣,现有的北海福成机场可能在未来的时间里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因此,建设北海北部湾国际机场可以说是一件未雨绸缪的民生工程。况且,建设一座机场是一个涉及多个阶段和环节的复杂流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就目前为止,北海北部湾国际机场项目尚处于“规划研究”阶段,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至于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机场的总体布局、建设规模、功能分区等,均没有数据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