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之所以假货众多,鉴定要负很大责任。无论地矿还是国检,都只对材质本身负责,完全不管有没有优化或者加色。

其中黄沁、红糖、翠青三种“红绿灯”料,更是成了染色的重灾区。

一、黄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沁是籽料里真正的贵族,玩料和藏品的克价都在千元以上,甚至不乏一些单克过万的高货精品。

天然黄沁多以半青半黄的过渡色为主,表面经常有水草沁,绺裂僵皮、脏棉黑点的火龙果也并不少见。

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沁的优化是从染色做皮上获得的灵感,胆小的通过染色加深沁色的饱满度,胆大的甚至直接将青玉改造成黄沁。

染色加强的同时还会使用去黑药水,将沁料的水草沁清洗干净,最后泡油浸蜡模仿鸡油黄的油润光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辨别加色沁最重要的就是看沁色变化,天然黄沁无论多满多透都有深浅过渡,不可能从外到内完全一致。

同时加色料的玉质底子都不会太好,把玩一段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干,这可不是老熟料上手的效果。

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还有个小技巧,就是看沁色料上有没有僵皮。加色料的僵皮颜色比沁色深,天然沁的僵皮比沁色浅,这也是人工染色和自然沁染的最大区别。

二、红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田玉的糖料以浅糖、黄糖居多,毕竟作为矿物结构最紧密的天然玉石,透闪石玉原生矿最多的还是白玉。

随着俏色巧雕的发展和玩家审美的改变,更多人开始关注一些浓重沉厚的红糖全糖。

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色的人工优化和黄沁如出一辙,都是将原本的浅色加深加多,但糖色的制做还加了一个“漂洗”的工序。

就是说将染好的糖色料再做一次局部漂白,模仿出天然糖白料的过渡感,看上去也会更加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判断洗糖料的难度极大,即使是老玩家也经常走眼,不过还是可以从玉色和玉质两个方面来进行区分。

洗糖料的糖色虽然有红白过渡,但糖色本身的变化却很单调,不同位置之间基本没有深浅区别。

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因为经过化学漂洗,玉质会有一种疏松的通透感,看上去会有点像是俄糖,但肯定不会有且末糖的温润和油糯,高级感上就差很多了。

三、翠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上述两种染色加强,翠青的造假则是一种接近爆发性的增长,而且是在2020年后集中性爆发。

这其中的原因不难解释,2020年出台的新国标一直被认为是为青海翠青量身定制,旨在将翠青这个玉色彻底扶正。

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出不了证书的青海翠青,现在已经是标准的和田玉八大玉色之一,其身价也因此暴涨了几十倍。

暴利肯定会催生造假,于是就有了动不动几百条通走的“翠青”手镯,几千块到几十万不等的奇怪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翠青料一般都是用普通青海白玉染色而成,所以从玉质上基本看不出太大区别,只有翠色部分才可能出现破绽。

染色翠青的翠色一般都比较飘,用翡翠的说法就是没有色根,看不到翠色的生成基础。

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因为青海料比较疏松,化学染色剂的沉积会有部分颗粒感,打灯观察能看到一些微小色点。如果感觉存疑的话,还是不要盲目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