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对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获得者,人们一般会联想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东方红一号”氢弹小型化等国之重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1987年的获奖榜单中,一枚小小的反坦克导弹——红箭8竟然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枚不起眼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凭什么能与核武器并肩?它的问世又为何要感谢越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箭8反坦克导弹

二战结束后,随着坦克火力和防护能力的不断提高,反坦克导弹在现代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落后,无法自主研发先进反坦克导弹,只能被动仰赖外国的技术支持和武器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在国家的号令下,我国开始了自主研制第二代半自动制导反坦克导弹的艰巨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代航天和导弹专家孜孜不倦地投入其中,在摸索探索中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近10年的心血和汗水,1978年首枚导弹成功试射,研制取得阶段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几年中,团队不断优化设计、完善系统,于1984年最终完成了定型任务,从而诞生了一款性能卓越的半自动制导反坦克导弹——红箭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箭8采用红外线自动跟踪制导模式,具有射程远、精度高、杀伤力大等诸多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大射程4000米,理论上可从4000米外直接命中30公分的目标;在较远距离下,也能实现极高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导弹本身体积小、重量轻,但装药量大,确保了出色的杀伤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主战场地坦克目标外,它还能有效打击直升机、野战工事等小面积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考虑了轻便、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等特点,红箭8非常适合作为我军单兵和机动分队的主要反装甲打击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它正式列装部队,彻底改变了过去我军在这一领域的被动局面,大幅提升了反坦克作战能力,有力捍卫了国家安全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箭8之所以获奖的原因

但为什么小小的一枚反坦克导弹,竟然能够与核武器小型化等顶尖国家科技项目一起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得不从红箭8的伟大意义和突出贡献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半自动制导反坦克导弹,红箭8的问世标志着在这个重要领域我们终于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结束了长期被动跟随和依赖进口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我国缺乏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武器,在遭遇敌方坦克部队时往往丧失主动权,难以发挥足够的防御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红箭8的投产使我军首次拥有了一款优秀的单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从根本上改变了被动局面,大幅提升了打击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红箭8代表了我国在导弹领域迈出的关键性一步,是武器装备现代化、自主创新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我国虽然掌握了一些常规武器的研发能力,但在导弹等先进领域长期处于被动追赶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红箭8的成功研制充分展现了我们自主创新、攻克核心技术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制导原理、控制系统到发动机设计,研制团队克服重重阻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获最后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红箭8是一个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

它不仅满足了我军实战需求、提高了战斗力,更标志着我国导弹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启了自主创新的新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由于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科技水平,红箭8才获此殊荣,名副其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述原因,导致红箭8获奖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它实实在在地为提高我军的现实战斗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列装部队后,红箭8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成为我军单兵和机动分队最重要的反装甲火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枚携行简便、易于操作的导弹,能有效打击4000米外的敌方装甲目标,在关键时刻为我军创造了重大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可贵的是,即使在恶劣环境和复杂地形下,红箭8依然能发挥作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反坦克火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不论是在实战演习、对抗训练还是局部冲突中,红箭8都有过骄人战绩,成为压制坦克集群、扫除障碍目标的得力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如果没有红箭8的强力支援和全面参与,很难想象当时落后的我军装备如何与现代化坦克部队一较高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它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反坦克作战效能,提高了基于实际作战需求的综合作战能力。

那为何红旗-8获国家进步特等奖还要感谢越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在红箭8研制中的重要作用

红箭8导弹之所以能够最终研制成功并投放使用,除了离不开科研人员多年的艰辛努力,还有一个特殊的外部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就是越南人民军在1975年越战结束后,将从美军手中缴获的一批BGM-71A反坦克导弹作为战利品无偿转交给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到来,为红箭8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技术参考,也为后来的研发突破指明了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原因制约,在导弹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虽然响应国家号召,着手开展第二代半自制导反坦克导弹研制,就是后来著名的"红箭8"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打压遏制,再加上我国在这个领域的不足,所以这个重大武器研发进展一开始就进展缓慢、疲沓不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重重技术难关,科研团队完全处于摸黑阶段,在诸如制导原理、控制系统设计、动力选型等关键问题上举步维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制工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一筹莫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个危及工程前景的危机时刻,这批来自越南的"外援"如同一线生机,为寻求突破探路指明了新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程技术人员对这批从美军手中缴获的导弹仔细研究,参数分析、结构拆解、实物测试,探讨其中的先进设计理念和作用机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殚精竭虑,最终破解了陶氏导弹诸多未解之谜,掌握了其中的精华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基础上,工程团队借鉴其中可取之处,结合自身的创新设计,终于取得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迎刃而解了制导、控制、动力等多个关键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为全面自主研制半自动制导反坦克导弹铺平了最后道路,红箭8工程也终于重新回到正轨,开始了快马加鞭的冲刺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正是借助越南人民军的宝贵馈赠,研发工作才得以重新振作,从困局中走出,最终创造出了性能优异的红箭8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特殊的历史契机和来自兄弟国家的大力支持,红箭8很可能要经历更加曲折艰难的道路才能最终面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箭8在国内外的卓越表现

自从服役以来,这枚小小的导弹不仅成为我军主要的单兵反装甲打击武器,还远销海外,征战多个地区和战场,在国际上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国内的战绩上,作为我军机动作战单元的主要反坦克武器,红箭8自入役后就在实战演习和对抗训练中展现出了出色的精度和杀伤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其方便携行、瞬间反应、精确制导等独特优势,它一改过去单兵反装甲力量薄弱的局面,大幅提高了打击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西北戈壁沙漠的实射试验中,红箭8更是可以从远距离精确命中运动靶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极端高温、沙尘天气等艰苦条件下仍展现出了极高的适应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可靠的表现,无疑让装备红箭8的步兵力量备受信赖,为未来实战增添了强大筹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多次边境冲突和局部军事行动中,红箭8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反击外敌入侵,还是维护边防警戒,它都成为了主力作战分队的重要火力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红箭8在第一线累累战功,不知凿毁了多少敌方坦克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在国内卓有成绩,红箭8更是在国外施展了过人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即开始大规模出口红箭8导弹,满足世界各地的军火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到本世纪初红箭8总出口量已超过20万枚遍布亚非拉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在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等多个热点地区的实战中,红箭8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其卓越的精度和杀伤力,它不仅多次精确命中重型坦克装甲目标,还轻松击毁各类临时野战阵地和设施,给予敌人毁灭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难能可贵的是,红箭8即使在夜间、恶劣天气或是遭遇诸如烟雾弹等干扰时,依然能够发挥应有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凭借全天候高可靠性和出色适应力,红箭8深得亲自使用过的国家的亲睐和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地区军火市场上,它拥有仅次于美军陶氏导弹的绝对优势,成为我国的一张明星军火出口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着出色的战绩,红箭8不知击穿了多少西方舆论对我国军火产品的质疑,有力提振了我国军工自主品牌的国际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箭家族的不断发展

作为国产第一款半自动制导反坦克导弹,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重大空白,更为后续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理成章,在红箭8的成功之后,中国国产导弹事业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型导弹相继问世,组成了强大的"红箭"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红箭8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反坦克导弹红箭8A研制成功并开始列装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保留了红箭8便携、简单易用的特点,但在射程、射速、杀伤威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反映了中国导弹技术持续攀升的发展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最大射程达到3000米,且创新采用了半自动光电制导模式,使得在复杂环境下依然能以高精度自动跟踪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推进系统得到优化,飞行速度大大加快,最高可达每秒240米,射速为每分钟2-3发;而新型高能冲量弹头的出现,更是让杀伤力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全方位的性能升级,使红箭8A有力填补了前代产品的不足,而且据专家估计,这款反坦克导弹系统出口售价在4500-6700美元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反坦克导弹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箭8E于2005年开始列装部队,这一型号不仅完全国产化,而且采用了双制导复合航行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其无需借助其它外部支援,独立精确制导能力大幅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射程也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最远可精确命中4000米外的目标,使之具备了真正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单兵便携式导弹外,我国还不断加强舰载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多款红箭系列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箭-10为例,它专为海军舰艇反潜、反舰和反地面目标打击而设计,可从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具有多用途和高精度制导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红箭-10已实现了全面列装,极大提升了海军战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红箭系列已成为我国反坦克导弹及其它型号导弹武器的主力产品,形成了完整的家族谱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代产品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在性能指标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实现突破,始终体现了航天事业自主创新的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在信息化智能装备发展的大潮下,红箭家族还在不断拓展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如红箭12、红箭16等纷纷亮相,其中红箭12更是具备“发射前锁定”和“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预见,未来红箭家族必将成为引领世界导弹发展潮流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几代红箭导弹武器见证和推动了中国导弹事业的腾飞与壮大。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一路走来波澜壮阔、成就斐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新的起点,预示着航天武器的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红箭8的成功孕育了中国导弹事业走向自主、走向强盛的伟大飞跃,其作为我国现代导弹武器现代化征程上的一座丰碑,绝对当之无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