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中国的南方邻国,两国一衣带水。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对越南人民的同情,中国政府在国内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援助了越南超过200亿美元的物资,帮助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抗美斗争。

然而,善意并没有换回善意,越南统一之后,立刻上演了一场农夫与蛇的戏码,频频在边境挑衅我方,推倒界碑,制造流血事件。忍无可忍之下,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对越南发起了一场自卫反击战。

在这场反击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其中一个未杀敌一人却荣获一等功的故事,最富传奇色彩。

那是一场战役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解放军哨兵正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远方,突然,他看一个身影从不远处的山坡上滚了下来。哨兵心神一紧,迅速持枪前往,准备抓捕。然而,等他们找到这个人时,发现他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衣服破破烂烂,布条一般挂在身上,裸露的皮肤上满是伤口。

躺在地上的男人,看到哨兵们不断逼近,用尽最后的力气挣扎着喊道:“我叫肖家喜…是同志…不要开枪。”语罢,就昏了过去。

尽管对方说着中国话,战士们依旧不敢大意,索性以特务的名义将其送到了野战医院治疗。肖家喜苏醒后,部队安全部门通过他的讲述,以及详细调查,最终确认他是我军一员。也正是随着他的讲述,一个“9天8夜”的传奇故事像画卷一般渐次展开,令人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家喜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从小就有一个特别的梦想,那就是去当兵。

他之所以执着于当兵,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刘伯承元帅的影响。刘伯承元帅起于微末,青年从军,南征北战数十年,与众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一道,在黑暗中建立起了新中国,1955年被授予至高无上的元帅衔。

肖家喜作为刘伯承元帅的开县同乡,几乎可以说是听着刘帅的故事长大的,耳濡目染之下,他逐渐坚定了成为共和国军人的信念。

终于在20岁那年,他迎来了当兵的机会。

1978年底,随着中越边境冲突不断加剧,我方整军备战,开始扩军,肖家喜就是在这样契机下,进入了部队,被分配到50军150师448团新兵连。

参军后,肖家喜异常高兴,新兵连艰苦的训练也抹不掉他兴奋的心情,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像刘帅一样,上战场杀敌,保家卫国,当个英雄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肖家喜被分配到团一机连任给养员,其实就是炊事员。

尽管心中有些许遗憾,但肖家喜并没有沮丧太久,就全心地投入到了本职工作中,只要能当兵,干啥都行,这就是他最真实的想法。给养员在军中虽然不起眼,但工作担子并不轻,他每天都要蹬着三轮车去农贸市场购买新鲜蔬菜和各种副食品,风雨无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家喜见战友们每天训练很辛苦,为了能最大程度地为他们补充营养,就想方设法调理饮食结构,甚至还研究起了荤素营养搭配。

平常有了空闲时间,他就到操场跟着大家一起训练,每每看到战友们在靶场练习射击,他都非常羡慕,有几次专门跑到各班里,抚摸那些闪烁着冷光的利器,每到这时,他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开心。

只是那个时候,他并不明白,武器往往和死亡紧密相连。

1979年2月17日,在中越两国绵延500公里的边境线上,万炮齐鸣,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对越自卫反击战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军进攻得很顺利,在很短时间内就消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完成了既定战略目标。

然而随着战线的深入,第二阶段的战斗开始遇到阻碍。

肖家喜所在的150师也就是第二阶段战斗开始时,才调往广西。50军下辖的三个师,包括150师,被指挥部配属给先期作战的41军。当时41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已经攻占了越南的东部重镇高平,开始收缩战线,150师负责掩护主力后撤。

然而,在回撤途中,战斗依旧十分激烈。越军利用熟知地形的优势,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阻击我军后撤部队,重点攻击目标就是零散部队和后方机关,致使我军有不小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了战场,肖家喜才领略战争的残酷,这是真正的生死只在一瞬间。肖家喜亲眼看着几个钟头前还和自己有说有笑的战友,转眼间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恐惧、震惊、悲伤各种情绪交织在他的心头,最后又凝成一股为战友报仇的激愤。

他不愿在后方继续干抬担架送给养的工作,他要上前线,亲手杀敌为战友复仇。然而他上一线的请求,并没有获得批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肖家喜只能强忍悲愤,做好本职工作。

不过,他上一线战斗的愿望还是得到了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久后,一次掩护大部队后撤的阻击战斗中,肖家喜终于得到了和战友并肩作战的机会。这一战,从凌晨4点打到上午十点,阻击任务完成了,但肖家喜所在的连队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短暂的休整时间里,他和活着的战友,为牺牲的烈士清洗遗体,整理遗物,又目送着民工抬着遗体向祖国的方向越走越远,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愤怒。

随后,肖家喜和战友们按照命令开始向北追赶大部队,但在赶路的过程中,危险发生了。

由于150师是配属41军作战,所以从师一级开始就没有作战指挥权,命令需要一层层传达,这就导致了指挥系统紊乱,造成了部队行动的被动。

而越军抓住了我军这一弱点的破绽,伏击了肖家喜所在的448团二营某连,战士们经过激烈战斗,终于突出重围。但是由于天色已晚以及地形复杂,突围过程中,连队建制被冲散,肖家喜等7人与其他战士走散,失去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敌人的重兵包围中,他们随时都可能被发现。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七人中有一名指导员,身上带有指南针,能够指引他们向祖国的方向前进。

虽然有方向,但现实问题依旧存在,他们只有七个人,力量薄弱,且人生地不熟,回国路上,敌人必然会布置数量不等的防线,想要安稳回家,可谓是困难重重。必须要隐秘行动,才有可能躲过敌人的围追堵截,因此,他们制定了昼伏夜行的行动计划。

即便已经小心再小心,在第四天,他们白天在山上躲避时还是被敌人发现。好在敌人摸不清肖家喜一行究竟有多少人,不敢贸然往山上进攻。等到半夜山下敌军松懈时,他们一行人偷摸下山,继续向北行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